眼保健操:白领和儿童的护眼神器
眼保健操:白领和儿童的护眼神器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无论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每天面对电脑、手机的时间少说也有七八个小时。长时间盯着屏幕,不仅会让眼睛干涩、酸胀,视力模糊,严重的还会导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缓解这些症状呢?答案就在我们从小就熟悉的“眼保健操”里。
眼保健操的科学原理
眼保健操可不是什么玄学,它可是有科学依据的。根据中医理论,眼保健操是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刺激神经,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眼疲劳的效果。
具体来说,眼保健操通过按摩攒竹、睛明、四白、太阳、风池等穴位,可以增强眼窝内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缓解睫状肌紧张或痉挛。这些穴位都是中医理论中与视觉功能密切相关的穴位,通过适当的刺激,可以有效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从而缓解视疲劳。
眼保健操的正确操作方法
眼保健操虽然简单,但要想达到最好的效果,还是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标准的眼保健操共有六节,每节都有其特定的穴位和操作要领。
第一节:按揉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处。将双手大拇指放置在两眉头的凹陷处,其余四指自然搭在前额上。随着音乐口令,拇指按揉画圈,连做四个八拍。
第二节:按压睛明穴
睛明穴位于鼻骨两侧,靠近眼内角处。将双手食指轻按在鼻骨两侧,其余四指自然放松、握起,呈空心拳状。随音乐口令,食指有节奏地上下按压穴位,连做四个八拍。
第三节:按揉四白穴
四白穴位于眼眶下方的凹陷处。将两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中指第一指关节对准鼻翼水平,轻按在鼻翼两侧,随后放下中指,食指指尖所在的凹陷位置就是四白穴。随音乐口令,食指有节奏地按揉穴位,连做四个八拍。
第四节: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
太阳穴位于眉梢往后平移至凹陷处。将双手大拇指从眉梢往后平移至凹陷处,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伴随音乐口令,前四拍先用大拇指按揉太阳穴,每拍一圈,揉四圈。后四个节拍,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指节内侧,稍加用力从眉头刮至眉梢,两个节拍刮一次,连刮两次,如此交替,连做四个八拍。
第五节:按揉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脖子与发际线交接的凹陷处。将双手掌心贴住耳朵,手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对应在脖子与发际线交接的凹陷处,拇指指腹的位置就是风池穴。随音乐口令,拇指指腹稍加用力地按揉穴位,连做四个八拍。
第六节:揉捏耳垂,脚趾抓地
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正中“眼穴”,其余三指自然并拢弯曲,随音乐口令,双指有节奏地揉捏穴位,每个节拍揉捏一圈;揉捏的同时,双脚的全部脚趾跟随节拍作抓地运动。人的脚趾与脏腑经络相通,肝开窍于目,对应四趾。因此抓地动作有助于眼部保健。每揉捏耳垂一圈,作抓地运动一次,连做四个八拍。
最后,缓慢睁开双眼,眺望窗外5米以外的风景1到2分钟或前往室外活动。
实用护眼小贴士
除了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每工作45分钟至1小时,就要让眼睛休息5-10分钟,可以闭目养神,也可以远眺窗外。
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即胸部与桌子间隔一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握笔手指与笔尖之间一寸。
调整好光线:避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用眼,台灯应该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避免产生阴影。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的户外活动,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延缓近视。
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有助于保护视力。
眼保健操虽然简单,但贵在坚持。每天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能让我们的双眼更加明亮有神。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认真对待眼保健操,给自己的眼睛一个清晰明亮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