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莹医生推荐:1型糖尿病心理调适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莹医生推荐:1型糖尿病心理调适指南

引用
丁香园
9
来源
1.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1389111
2.
https://www.sohu.com/a/199827399_762411
3.
https://news.dahebao.cn/dahe/appcommunity/2133816
4.
https://weixin.incongress.cn/zhnfbnotes.do?method=getNotesByIdLMV2&openid=o8s8YuANQsSmIzF6_4PSRtb3QrsM¬esId=39887
5.
https://rs.yiigle.com/CN311282202012/1304402.htm
6.
https://www.chinagp.net/CN/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548
7.
https://rs.yiigle.com/CN115791202102/1311079.htm
8.
https://health.ntuh.gov.tw/health/new/6558.html
9.
http://www6.hpu.edu.cn/ltx/info/1016/1458.htm

“我很难过,为什么偏偏是我?”一位19岁女孩在确诊1型糖尿病后,崩溃大哭。这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诊断时的共同反应。面对这种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不仅要调整生活方式,更要面对巨大的心理挑战。李莹医生,来自郏县人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的心理调适指南,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01

为什么情绪管理如此重要?

研究表明,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血糖水平。当患者感到焦虑、抑郁或愤怒时,体内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会升高,促使肝脏释放更多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长期的心理压力还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使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02

十大心理调适方法

李莹医生提出了十大心理调适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情绪和疾病:

  1. 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定时进餐、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是稳定血糖和情绪的基础。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降低焦虑感。

  2. 均衡饮食: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保证足够的纤维和蛋白质,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控制血糖,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3. 定期监测血糖:通过监测血糖,患者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这有助于减轻因血糖控制不佳而引起的焦虑。

  4. 学习减压技巧: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和瑜伽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此外,温水浸泡、听音乐、写日记也是有效的减压方式。

  5.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制定计划、分解任务,通过寻求支持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这有助于减少因压力引发的情绪波动。

  6. 寻求社会支持:与亲朋好友分享情感,加入糖尿病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可以增强心理韧性。

  7. 避免自我指责:糖尿病并非患者的错,不要因为患病而自责。接受现状,积极应对才是关键。

  8. 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定期检查和咨询,了解病情状况,获取个性化治疗建议,可以减轻焦虑和不安。

  9.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保持正常体重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

  10.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情绪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03

家庭支持的力量

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初期感到绝望,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学会了使用动态血糖仪,掌握了打胰岛素的技巧。她感慨道:“感谢自己的乐观坚强,希望宝贝也能和妈妈一样乐观坚强。”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家庭支持对患者心理调适的重要性。

04

创新干预手段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艺术疗法和新媒体技术提供了新的心理干预途径。例如,通过绘画表达感激和积极的未来自我,可以增强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血糖。虚拟游戏仿真系统(VGS)则通过虚拟体验,帮助患儿及其父母更深入地了解病情,增强治疗信心。

05

从绝望到希望

一位32岁的1.5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初期经历了从积极到焦虑再到崩溃的情绪波动。但她最终调整心态,决定“尽自己所能在开心的同时控制好血糖”。另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在ICU醒来后,重新认识了生命的价值,决定“从此开启手动挡的人生”。

这些真实案例告诉我们,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管理和心理调适,患者完全有可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正如李莹医生所说:“保持积极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记住,糖尿病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通过合理的心理调适和科学管理,患者可以重拾信心,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正如一位患者所说:“生命是来体验的,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来来去去的人,难忘的事,都值得狠狠珍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