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季养生新趋势:中医食疗+现代营养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季养生新趋势:中医食疗+现代营养学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1/12/nw.D110000renmrb_20240112_3-19.htm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729287
3.
https://www.sz.gov.cn/ztfw/ylws/wyw_183957/ywzsk_184570/content/post_11981779.html
4.
https://www.aycdc.cn/newsinfo/6803805.html
5.
https://m.jishujc.com/zqzb/3901.html
6.
https://wjw.sz.gov.cn/gzcy/zxft/fthg/content/post_3139612.html
7.
http://zhongyi.sc.cn/news/show-312.html
8.
http://szyyj.gd.gov.cn/hdjl/zxft/content/post_4639066.html

随着天气转冷,如何在冬季保持身体健康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中医食疗历史悠久,强调食物的四性五味和四季养生;而现代营养学则注重营养均衡和适量摄入。将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还能提供更全面的健康养生方案。例如,在冬季可以通过食用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红枣,同时补充铁质和维生素B12,达到温补强身的效果。这种中西合璧的养生方式正逐渐成为新的健康趋势,你是否也想尝试一下呢?

01

冬季养生的重要性

近期,广东省中医药局发布《广东省2024年冬季、2025年春季中医药治未病指引》。专家组提醒,冬春季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季节。冬季是一年之中阳气向下向内收敛封藏的季节,消化力较之夏秋有所增强,是进补的最佳时机。冬季调补身体,使肝肾之精得以充盈封藏,来年春天阳气则会更好地升发,体质得以提升。

02

中医与现代营养学的视角

中医理论:顺应自然,养肾固本

中医认为,冬季是养肾的最佳时节。《黄帝内经》提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的养生原则。在饮食上,应以温补为主,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同时辅以温热性食材如羊肉、牛肉等。此外,规律的作息和情绪调适也是冬季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养学观点:均衡摄入,增强免疫力

现代营养学则强调在冬季需要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维生素C和D等。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猕猴桃,以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同时,保持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03

中西医结合的冬季养生方案

饮食调养:温补与营养并重

推荐食疗方:

  1. 肉苁蓉炖羊肉

  • 原料:羊肉250克,肉苁蓉30克,陈皮1瓣,当归2片,生姜适量,食盐少许。
  •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备用,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清水适量,炖1.5小时,调味即可。
  • 功效:肉苁蓉能温肾填精,当归养血又去羊肉膻味,羊肉则是大补气血的食物,尤适宜于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疲倦乏力的人群。
  1. 首乌芝麻核桃黑豆羹

  • 原料:制首乌30克,黑芝麻50克,核桃肉100克,黑豆50克,红糖适量。
  • 做法:材料洗净,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制首乌煮30分钟,捞起备用;把黑豆、核桃肉及芝麻用搅拌机打成粗粒状,再冲入首乌水中煮15分钟成羹状,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 功效:黑色食物入肾,能补养肾脏,对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致头晕头痛、健忘失眠、白发脱发等人群尤为适用。
  1. 牛油香炒芦笋

  • 原料:芦笋500克,牛油、食盐适量。
  • 做法:将芦笋根部及皮削掉,切段,焯水备用;热锅,加入牛油,再加入芦笋炒香炒熟,加食盐调味即可。
  • 功效:芦笋能增强人体精力、抵御疲劳,适合体重管理人群。
  1. 红曲党参炖鸡

  • 原料:鸡腿肉500克,党参15克,红曲米2.5汤匙,料酒1汤匙,生姜5片,食盐适量。
  • 做法:鸡腿肉切小块,党参清水浸泡30分钟备用;把所有材料放入电饭锅,倒入温水适量,充分搅拌均匀;加热沸腾后继续炖30分钟,调味即可。
  • 功效:红曲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曲能降低脂肪,特别适用于胆固醇高的人群,搭配党参能加强健脾益气之功,适用于代谢慢、体重管理人群。

生活方式: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结合

  • 作息规律:保持早睡晚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养阴固阳。
  • 适度运动: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避免寒冷空气的侵袭。
  • 保暖防寒:注意头部、颈部和脚部的保暖,避免寒邪侵袭。晚上可以用热水泡脚,有助于驱寒暖身。
  • 心理调适: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有助于身心健康。可以尝试一些冥想、瑜伽等放松身心的活动,或者听听舒缓的音乐,让心情更加愉悦。
04

特别提示

  1. 体质辨识:养生方案应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如阳虚体质者适合温补,阴虚体质者则需避免过于温热的食材。

  2. 进补注意事项

  • 避免盲目进补,特别是对于无病不虚的人,不需要使用药物,他们的养生以非药物为主。中医强调“虚则补之”,而虚证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冬令进补”只适宜于体质虚弱、“亚健康”人群。对于健康人,想增强体质还是以锻炼身体为主,不必求助于食疗药膳。
  • 进补前先调理脾胃,可以先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整脾胃功能。经过“引补”,再服其他进补食疗药膳,可增加滋补效力,不致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 在进补的阶段,不要吃生冷和油腻的食品,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补药、补品的吸收。进补期间若遇感冒发烧、腹泻时,则应停止各类补品的服用,待康复之后再继续服用。

冬季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饮食、作息、运动等多方面进行调养。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优势,为自己打造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