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壹心大哥教你高质量亲子沟通:七大方法让爱传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壹心大哥教你高质量亲子沟通:七大方法让爱传递

引用
搜狐
6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00477414_120729221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542276174172472
3.
https://m.163.com/news/sub/T1590736220189.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604/03/70240928_916369736.s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01/23/70240928_1098662980.shtml
6.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317153/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壹心大哥,一位有着两位青春叛逆期孩子的70后父亲,凭借其多年家庭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帮助他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也为众多家长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01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壹心大哥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榜样。他引用心理学家李子勋的话说:“教育孩子之难,难在父母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父亲的影响尤为重要,因为父亲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商、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力量。母亲则更多地通过情绪映照影响孩子。如果父亲总是逃避责任,母亲就会变得彪悍,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也难以学会担当。

02

不给答案,引导思考

壹心大哥分享了一个具体的对话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不给答案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妹妹:妈妈你为什么披头散发?

妈妈:妹妹呀(或叫小名),你对妈妈披散着头发有好奇呀?

妹妹:嗯

妈妈:你的好奇是?(核对孩子好奇的内容,让孩子更细微地觉察自己的行为)

妹妹:妈妈以前都没有见妈妈披散着头发。

妈妈:哦,当你看到妈妈披散着头发,心里有什么感觉呢?(探索完事件后,尽快切入感受层次,和她的心灵连结)

妹妹:感觉有些奇怪,也有点惊讶。(让孩子觉察到自己的内在感受)

妈妈:哦,谢谢你,(及时表达感谢,是对孩子“愿意表达”的肯定。)妈妈知道了,奇怪和惊讶什么呢?(让孩子觉察到自己的内在感受)

妹妹:感觉这跟以前见到的妈妈不一样!

妈妈:嗯,那你喜欢吗?(让孩子继续觉察自己的内在感受和潜意识里的喜好偏向)

妹妹:嗯

妈妈:好的,妈妈知道了,妈妈披散着头发是有原因的,你想要知道吗?(这里是积极倾听她的意愿,同时不直接给答案,无意识中肯定她好奇的念头和行为)

妹妹:是的

妈妈:因为妈妈刚洗完头(不要把话讲完,此处做个几秒的停顿,让孩子在心中酝酿自己的思考)

妹妹:哦,是不是因为头发很湿,扎起来不好?

在这个对话中,妈妈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通过一系列引导性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思考并找到答案。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还能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和理解。

03

理解青春期孩子的独立需求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让父母头疼的行为,比如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交流等。壹心大哥认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父母应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独立需求。

他解释说,青春期孩子关起房门,可能是在宣告自己的“领地”,获得掌控感,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反思和调整的空间。父母如果强行干涉,往往会引发更大的冲突。正确的做法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同时保持开放的态度,等待孩子主动打开心扉。

04

平等对话,避免赌气

壹心大哥强调,亲子沟通中最大的忌讳就是赌气。他说:“赌气,从来不是教育,而是泄愤。”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该保持冷静,用平和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而不是用愤怒或赌气的方式对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

05

放弃“交易式”育儿

壹心大哥引用曾奇峰老师的观点,指出许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他们往往用各种期待和要求与孩子进行“交易”,比如:“如果你表现好,我就给你奖励。”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培养孩子的功利心,而不是真正的成长。

壹心大哥建议,父母应该放弃这种“交易式”育儿,转而注重真实的陪伴和引导。父母的成长比孩子的成功更重要,只有父母活出真实的自我,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爱,才能健康成长。

06

实用的沟通技巧

除了上述理念,壹心大哥还分享了一些具体的沟通技巧:

  1. 倾听为主:在孩子表达时,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时间,不打断,不评判。

  2. 表达感受而非指责:用第一人称陈述自己的感受,比如:“我觉得……”,而不是直接指责孩子。

  3. 使用开放式问题:比如:“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这样的问题能激发更深层次的交流。

  4. 肢体语言的运用:通过拥抱、摸头等肢体语言给予安慰和力量。

  5. 共同活动:通过阅读、游戏、户外探险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6. 避免命令式语气:采用鼓励和合作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7. 鼓励试错: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8. 积极建设性回应(ACR):通过共同庆祝和分享好消息来传递正能量,加深彼此的好感。

07

结语

高质量的亲子沟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父母持续的努力和学习。壹心大哥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家长都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记住,沟通的目的是理解与连接,而不是控制与改变。当我们真正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时,就会发现,亲子关系可以如此美好。

正如壹心大哥所说:“父母只要能活出真实的自我,无论怎样,孩子都不会差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真诚和智慧搭建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