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活会如何出“真招”?这些创新做法值得借鉴
组织生活会如何出“真招”?这些创新做法值得借鉴
年终岁末,各地基层党组织正筹备组织生活会。作为党内生活的重要形式,组织生活会旨在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党内民主和监督。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组织生活会却存在流于形式、批评不深入、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如何让组织生活会出“真招”,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将从创新主题设计、丰富会议形式、增强互动性等方面,探讨提升组织生活会实效的具体做法。
找准问题:组织生活会的常见困境
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组织生活会时,面临着以下挑战:
形式主义问题:部分组织生活会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实质内容,导致会议效果不佳。
批评质量不高:自我批评往往流于表面,相互批评则碍于情面,缺乏深度和锐度。
整改落实不到位:会上提出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整改,缺乏后续跟踪和监督机制。
党员参与度低:部分党员对组织生活会缺乏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影响整体效果。
创新主题设计:贴近实际,突出特色
要提升组织生活会的实效,首先需要在主题设计上下功夫。主题应紧密结合当前党的中心任务、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保会议内容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例如,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专业学生党支部在学习十八大精神时,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创新性地在微信平台上开辟“微信周报专区”,定期推送学习资讯,并在线下组织微型党课交流会,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组织生活模式。
丰富会议形式:打破传统,增强互动
传统的组织生活会往往以“你讲我听”的方式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要提升会议效果,需要打破传统模式,创新会议形式。
线上线下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学习讨论和线下交流相结合的活动。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学习资料,组织线上讨论,再结合线下的面对面交流,形成全方位的学习氛围。
实地参观学习:组织党员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先进企业等,通过直观感受增强教育效果。东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党支部就曾组织党员走访提篮桥监狱、犹太难民纪念馆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增强党员的道路自信。
角色扮演与案例分析:通过模拟人大代表讨论热点议题、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会议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东华大学人文学院11硕党支部在全国两会期间,组织党员模拟人大代表角色,讨论食品安全、房价调控等民生问题,有效提升了党员关心时政、体察民生的意识。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组织生活会的效果不仅体现在会议过程中,更在于会后的整改落实。要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跟踪监督机制。
明确整改责任:对会上查摆出的问题,要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每项问题都有人管、有人抓。
定期回访检查:上级党组织应定期对下级党组织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建立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党员和群众对整改效果的反馈,不断优化改进。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会议质量
提升组织生活会的实效,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领导带头示范:上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带头参加下级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做好示范引领。
加强业务培训:定期对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提升其组织和指导组织生活会的能力。
完善考核机制:将组织生活会的质量纳入基层党组织的年度考核,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结语:以创新推动组织生活会提质增效
提升组织生活会的实效,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创新主题设计、丰富会议形式、增强互动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会议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建立健全的跟踪监督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才能真正发挥组织生活会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