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辖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辖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是全国唯一毛南族自治县,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县总面积4552.77平方公里,居广西县级第三位。辖6个镇6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14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7.73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6.4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17.2%,约占全国毛南族人口的70%。环江是广西第三林业大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先后荣获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中国兰花之乡、中国菜牛之乡、中国香猪美食之乡、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环江县城风光
历史沿革
环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环州设有思恩县。在明清时期,环江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49年11月,宜北县和思恩县相继解放。1951年5月,两县合并为环江县。198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环江县,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02年6月,随着河池地区的撤地设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隶属河池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环江县现辖1个街道、6个镇和6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思恩镇江滨路98号(桥东路155号)。
环江县标准地图
地理环境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河池市东北部。东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南连宜州区、金城江区,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北靠贵州省荔波县、从江县。地理位置为北纬24°44′~25°33′,东经107°51′~108°43′。
环江县境是云贵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以山地为主,岩溶石山、土山各半,总的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偏南为高丘陵,略呈盆地。东部、东北部为九万山山脉,山势高大,海拔在1000~1700米之间,为县境最高地区,主要为土山。县境最高峰是龙岩乡达科村仙桃片的老高山,海拔1683米,也是河池市境内最高山峰。
环江喀斯特地貌
环江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3°C;1月平均气温10.5℃,极端低温-3.2℃;7月平均气温27.9°C,极端高温39.1°C。南北温差2~3°C。全县冬短夏长,平均无霜期293~366天。太阳辐射量年平均每平方厘米在90~100千卡之间,但分布不均,南高北低。年平均降水量1399.7毫米,年平均雨日在137~187天之间。年降水量约80%集中在4~8月份。
自然资源
环江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褐铁矿、黄铁矿、铜、铅锌、磷、石膏、石棉、滑石、白云石、水晶、锰、雄黄矿、锡、银、铀、硫、瓷土、方解石、大理石、冰洲石、汞等28种矿产,矿产地30多处,其中煤矿资源是广西重要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中以铅锌矿储量较大,品位居广西之首,并且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人口民族
截至2023年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户籍总人口37.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9万人。常住人口26.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6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58%,比上年末提高1.6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348人,人口出生率为6.22‰,死亡率为6.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35‰。
环江是毛南族发源地,也是毛南族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截至2010年,毛南族环江县毛南族总人口5.7万人,约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55%。1956年7月经过民族识别,正式确定毛南族为单一民族。1986年6月根据本民族意见,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
经济发展
2023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GDP)91.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36.23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0%、26.4%和3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5%、38.9%和32.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3672元,比上年增长8.6%。
社会事业
截至2023年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1个。其中医院4个(分别是:县医院、县妇幼、爱心医院、复康医院),乡镇卫生院11个,1个防保所,31个诊所,5个医务室,177个村卫生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达1506张(编制1074张)。其中,县医院389张(编制300张),乡镇卫生院606张(编制445张),妇幼保健院106张(编制50张)。全县卫生机构从业人员21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01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354人,执业助理医师172人,注册护士718人。
截至2023年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公路通车里程1639.91公里(不含屯级公路)。其中:县道141.42公里,乡道214.04公里,村道1284.45公里。在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76.45公里。其中,县道76.45公里;三级公路112.19公里。其中,县道22.59公里,乡道54.18公里,村道35.42公里;四级公路1445.45公里。其中,县道42.38公里,乡道159.86公里,村道1243.21公里。
贵南高速铁路穿越县境,设环江站。
历史文化
环江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
环江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分类号 | 名称 | 批次 |
---|---|---|
7-0642-2-126 | 凤腾山古墓群 | 第七批 |
环江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
公布时间(批次)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保护单位 |
---|---|---|---|
2006年(第一批) | X-17 | 毛南族肥套 |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
2011年(第三批) | VII-51(扩展项目) |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
获得荣誉
2014年,广西环江喀斯特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9年3月,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10月16日,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称号。2021年1月18日,获得“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1年6月29日,成为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象。2021年12月4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入选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初步名单,重点生态功能区。2021年12月,入选拟推荐命名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2024年1月入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