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红色文化与丹崖地貌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赤水:红色文化与丹崖地貌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赤水,这座以“红色”著称的城市,不仅承载着红军四渡赤水的辉煌历史,更拥有举世闻名的丹崖地貌。近年来,赤水市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成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镇雄,流经贵州西北部的仁怀、习水、赤水等地,最终汇入长江。每年雨季,赤水河畔的红层土壤被雨水冲刷,将清澈的河水染成赤红,形成“端午赤浪,重阳碧波”的独特景观,赤水河也因此得名。
赤水河
赤水河全长仅400多公里,但其历史意义和经济价值却举足轻重。作为“英雄河”,赤水河见证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壮举;同时,近一半的中国白酒也分布于赤水河与长江交错的三角区域,这条河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独特的味蕾文化。
红色文化传承
赤水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发动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开展了长达3个多月的迂回运动战,留下了多处革命遗址、遗迹和红色印记。
元厚红军渡口
依托红军“四渡赤水”历史遗迹,赤水市打造了元厚红军渡口、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等独具特色的现场教学和红色旅游基地。
四渡赤水红军烈士陵园
丹崖地貌奇观
赤水丹崖是世界自然遗产,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使其成为中国丹崖地貌的典型代表。1300平方公里的丹崖地貌,1500多米的海拔落差,孕育出4000多条瀑布,与湖南崀山、广东丹崖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大著名丹崖地貌景区共同组成了“中国丹崖”,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表决,成为中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佛光岩
赤水丹崖不仅有壮观的崖壁,还发育了方山、石柱、沟谷、凹槽、穿洞等典型的丹崖个体形态,区域内峡谷、绝壁、溪流遍布,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丹崖地貌”之一。
红石野谷
研学旅游新发展
作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赤水丹崖旅游区充分利用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教育性,挖掘历史故事、人文经典、民风民俗、自然生态等优势资源,打造了12条精品线路。最具代表性的研学线路包括红色圣地游、醉美遵义游、假日康养游、乡愁酱酒游4条经典精品线路。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13000余人。
学生在景区研学旅游
赤水市正致力于推动红色旅游设施不断完善、研学项目更加丰富、游览环境更加优美、研学消费更加多元,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