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白天学会放松,晚上睡个好觉
让孩子们白天学会放松,晚上睡个好觉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业压力。台湾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学童感到课业压力大,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仅为7.62小时,远低于推荐的9-12小时标准。睡眠不足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学习能力和情绪管理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们在白天高效学习的同时,晚上也能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呢?
睡眠不足,影响学习和情绪
根据台湾儿童福利联盟2023年发布的调查,超过四成台湾学童认为学校课业压力大(44.5%),课业压力势必也会影晌到夜晚的睡眠。调查同样发现,学童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7.62小时,以大人的眼光看来似乎已经不少,但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建议,6-13岁的学童每天要有9到12小时的睡眠(包含午睡),显然台湾学童的睡眠远远不足。
以前小的时候常会听到凿壁偷光、悬梁刺股这种勉励“勤学”的说法,意指要多读书、不要花太多时间睡觉,但现代神经科学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于注意力、学习与记忆、情绪控制……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挪威一项针对学生睡眠情况与学业成绩的研究中,调查了近8000位青少年发现:上床睡觉时间、睡眠时数都与学业成绩有关,上床睡觉时间越晚、睡眠时数越少,学业成绩就会越低落。从上述科学研究结果就可以得知,少睡多读书就可以成绩好,这种直觉想法是行不通的!
压力紧凑,睡眠品质被牺牲
话说回来,要小学生们每天睡满10小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每天早晨7点钟要起床,倒推回去就必须要在9点钟就入睡,也就是说在8点半就差不多该进行睡眠仪式了,这对于都会区重视学习的小学生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不少孩子放学到安亲班,晚上还有英语或其他学习活动,回到家梳洗后,入睡时间多半已经超过10点甚至11点,客观条件上就不允许他们睡饱。
孩子学习时间长、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放学后不仅要尽快完成功课、还要复习进度,结束后立刻上床睡觉,把握所有清醒时间都在学习上。但是换个角度想一下:如果让我们每天上班完还要加班,回家后还要继续赶工作报告,把休息和放松的时刻完全牺牲掉,是不是也很可能觉得怎么睡都睡不饱呢?因为压力会影响睡眠品质。不管大人或小孩,要高效生活,一定要有合适的放松与休息来配合。不一定要花上很多时间,关键在于有正确的方法。
正念减压有助于放松休息
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是有效的休息呢?就是不用额外花脑力和心力,能让自己脱离学业或压力事务的活动,例如听音乐、看卡通(只要注意观看时间不要太长,大约10-15分钟),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休息方式。
我也推荐正念练习,可以帮助学童改善睡眠品质。一项研究邀请58名弱势儿童每周接受两次正念减压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压力与自我觉察,以及透过调整呼吸来缓和身心的练习。结果发现有接受减压课程的学童,三个月内睡眠就明显获得改善,睡眠时间增加了,而且越投入练习的学童效果越明显。另一项针对中国小学生的研究也发现,正念练习可明显改善焦虑与压力的感受。
正念练习的核心要素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不加以批判地去感受事物。可以找一个地方静静地坐或躺,觉察自己的呼吸,去感受吸气和吐气的过程,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如果脑海中有什么思绪飘过而让注意力偏移了,也没关系,不需要感到不安或生气,平和地再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即可。这样的呼吸练习只需要5分钟左右,就可以有效地让情绪缓和、思绪不再杂乱,非常建议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练习。
睡前轻松聊天,孩子睡得更好
还有一种更推荐的方法,就是跟孩子好好说话聊天。研究显示,备感压力的孩子只要打个电话跟母亲说说话,压力情况就立刻改善许多。不过要注意的是聊天主题要是轻松的,不要聚焦在课业或考试上,否则会越聊越有压力。
建议家长可以在睡前陪孩子阅读,藉著繪本故事拉近彼此的距離,然後開啟專屬於你們的親子聊天時光,主題可以包括:在學校最好的朋友是誰、下課時間會做什麼事,或是孩子最近關注的議題。例如,孩子喜歡動畫「中華小廚師」,可以聊裡頭一些神奇的料理,與生活中的各種食材與料理方式。
每天撥點時間,關心孩子的生活與情緒、分享彼此的趣事,這種家人間的親密互動,就是最好的紓壓,還可以增加親子間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资料来源: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Biologic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