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顶有趣的5则对联,见识一下古人的幽默指数
历史上顶有趣的5则对联,见识一下古人的幽默指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的对联存世,其中不乏一些非常有趣的对联。这些对联,也许是文人墨客酒桌上的谈资,也许是朋友间打闹戏谑的玩笑,甚至可能是直面攻击的回怼。皆因幽默有趣,随着时间沉淀流传下来,闲时品读一番,饶有情趣。
苏轼调侃张先
北宋词人张先晚年退居乡间时,年逾八十仍蓄有歌妓。苏轼去拜访他时,便作了一副对联来戏嘲他,对联如下:
上联:诗人老去莺莺在,
下联:公子归来燕燕忙
在这副对联中,苏轼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西厢记》前身)的故事,将张先比作《莺莺传》中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以 “莺莺”“燕燕” 指代张先家中的歌妓,幽默地调侃了张先晚年的风流生活。
对此,张先的回应也很绝妙
上联:愁似鳏鱼知夜永,
下联: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里张先以鳏鱼(一种单独生活的鱼,常常被用来比喻无妻或丧妻的人)自比,在漫长的黑夜里无法入眠,能深刻地体会到夜晚的漫长。自己并非如苏轼所调侃的那样沉迷于女色,而是有着自己的忧愁和孤寂。
同时,张先表示自己已经没有蝴蝶那样,为了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里暗指美色)而忙碌,自己其实是很慵懒,对这些事情并不热衷。
纪晓岚回怼老太监
这一副对联是清朝纪晓岚与一位老太监的对答,纪晓岚当时身为翰林,冬季穿皮衣却手执夏扇,老太监见状便出此上联调侃他,纪晓岚则根据老太监的南方口音,巧妙地回怼了他:
老太监出上联:
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毫不示弱,思索片刻,机智应答: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否?
纪晓岚与太监的这一对联,巧妙地运用了季节、方位和生理特征等元素,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回怼了太监的刁难,可谓全胜!
李白对句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对李白的才华心生妒忌,一天到晚总想奚落他一番。
一天,杨国忠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杨国忠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此联中,“锯” 谐 “句”,“猴儿” 则暗指李白
李白微微一笑,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此联中,“蹄” 谐 “题”,对得十分巧妙,让杨国忠尴尬不已。
东坡佛印玩哑联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和高僧佛印泛舟江上,苏东坡见岸上有条大黄狗正狼吞虎咽地啃吃骨头,便指给佛印看,佛印心领神会,把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折扇抛入水中。原来他们作了一副双关哑联,
苏轼的上联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
水流东坡诗(尸)
慧童嵌字戏知府
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出句道: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便淡
一个小孩对道:
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为卦
另一个小孩道:
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
两个娃娃拿卜昌的名字开涮,让他异常难堪。
果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