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呼吸” 轻松应对不焦虑
“口呼吸” 轻松应对不焦虑
口呼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方式异常,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儿童的面部发育和睡眠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口呼吸的定义、危害以及如何科学地判断和纠正口呼吸问题。
什么是口呼吸
呼吸主要分为口呼吸和鼻呼吸两种。正常情况下,空气通过鼻腔进入肺部。如果因其他原因导致空气不是从鼻腔而是从口腔进入肺部,就会形成口呼吸。
口呼吸是指上气道被阻塞致狭窄或塌陷,鼻气道阻力增高,口腔开放以增大气道通气能力,气流经口腔进入下气道。我们常说的“口吸”是指通过口腔的气流超过一定的比例,即口、鼻一起呼吸。
口呼吸的危害
影响牙齿发育畸形:口呼吸会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颌骨发育不良会影响上下牙列咬合关系出现紊乱,降低口腔咀嚼能力,会出现嘴凸、牙齿排列不齐、牙齿畸形等问题。
影响面容变化:长期口呼吸会出现眼睛浮肿、下颌后缩、鼻翼张大、下巴收紧、厚嘴唇等表现,面部五官过于饱满,会使得面容难看。
出现睡眠障碍:口呼吸通常会干扰孩子的睡眠质量,容易造成儿童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的问题,程度重者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口呼吸会使得空气进入肺部时缺少过滤和升温加湿,导致口腔干燥和喉头急性感染,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肺部受损。例如:哮喘、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等问题都与口呼吸的行为有紧密关联。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口呼吸
纸条法:孩子熟睡后,可以将卫生纸裁成细条,分别放在他的鼻子和嘴巴附近,观察纸条移动情况,判断孩子是“口呼吸”还是“鼻呼吸”。
强制法:在孩子睡着后,可用手将孩子张开的嘴巴轻轻闭合,保持一到两分钟,如果孩子改用鼻子呼吸,且呼吸正常,无明显不适,则考虑是习惯导致的“口呼吸”,如果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则考虑是否有上呼吸道阻塞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双面镜法:小朋友喜欢张着嘴不代表就是口呼吸,可以在TA睡觉时拿一面小镜子分别放在小朋友鼻子和嘴巴下方,观察是否在镜面上形成大量水雾,如果小镜子置于嘴巴下方时产生的水雾更多,那么小朋友就存在“口呼吸”问题。
口呼吸“纠正”攻略
那么,怎么样才可以科学地“纠正”口呼吸呢?纠正口呼吸,一般有以下方法。
接受专科医师治疗:及时去耳鼻喉科就诊,确定口呼吸的原因到底是鼻炎,还是扁桃体肥大,或是腺样体肥大,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如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
常做闭口练习:如吹口哨、吹小喇叭、吃棒棒糖(偶尔)、咀嚼口香糖并吹泡等,并以舌及颊肌运动促进口腔、牙齿的清洁。
运动过程,注意“闭嘴”:运动过程中和结束后,很多人习惯大口喘气,这时尽量说服自己闭口用鼻呼吸,慢慢改变用口呼吸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