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案丨一针定因:肿大的腮帮子
探案丨一针定因:肿大的腮帮子
一位61岁男性患者因右侧颌面部肿痛伴发热1周余入院。经详细检查和诊断,最终确诊为右侧腮腺脓肿(内氏放线菌感染)。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病例的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及临床经验。
病史简介
基本信息:男性,61岁,浙江人,2024-02-06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右侧颌面部肿痛伴发热1周余。
现病史:
2024-01-28 出现右侧颌面部肿痛,伴右侧牙龈肿胀不适,无牙痛、头痛、口腔溃疡或流脓。外院头孢类(具体种类及剂量不详)抗感染4日,效果不佳,右侧颌面部肿痛加重,逐渐出现一质地较硬的肿物。
2024-02-02 当地医院口腔CT:未见异常,浅表超声:右侧颌下淋巴结24×19mm,界尚清,形态欠规则,内回声欠均,髓质回声可及,皮质多斑点状等回声内少许血流信号。
2024-02-03 出现发热,耳温37.9℃,就诊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11.2X10^9/L,N 67.8%,予左氧氟沙星0.5g qd口服3日;02-05当地复查彩超:右侧腮腺内边界尚清低回声(范围28×14×15mm),脓肿可能;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左侧最大17×4mm、右侧最大29×9mm,边界清,皮髓质分界尚清)。右侧颌面部肿痛有加重,肿物无明显缩小,仍有低热。
2024-02-06为明确颌面肿物性质收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既往史及个人史:高血压10余年,缬沙坦、比索洛尔降压,血压控制可;高尿酸血症,非布司他降尿酸,既往曾痛风发作。否认糖尿病史。2019年颈椎内固定手术。
药物过敏史:既往静脉使用青霉素后出现意识丧失,考虑青霉素过敏。
入院检查(2024-02-06)
体格检查
- T 37.3℃,右侧下颌肿物,质地韧,直径3-4cm,不易推动,伴压痛,无波动感,张口不受限,局部皮温升高,表面无破溃、流脓等;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 6.66X10^9/L,N 62.3%;
- 尿常规、粪常规+隐血(-);
- 炎症标志物:hsCRP 36.2mg/L,ESR 13mm/H,PCT 0.03ng/ml ,SAA 528mg/L;
- 生化:ALT/AST 78/45U/L,ALP/γ-GT 127/237U/L,Alb 45g/L,TB/CB 21/4.1μmol/L,SCr 69μmol/L,尿酸 262μmol/L;
- 糖化血红蛋白 5.9%;
- T-SPOT.TB 抗原A/B抗原 2/1(阴性对照 0/阳性对照 280)、G试验、GM试验、EBV/CMV-DNA阴性;
- 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
辅助检查
- 心超:未见异常;
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患者以急性起病的“单侧颌面部肿痛伴发热”为主要表现,超声提示腮腺区肿物,需鉴别: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表现为耳前区腮腺表面突发单侧性红肿或质地较硬的肿物,肿胀有时可延伸到下颌角。伴局部疼痛和压痛,部分伴有张口或吞咽困难,严重者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毒血症状。本例急性病程,表现为耳垂下方下颌部质硬肿物伴疼痛,伴发热,超声提示腮腺内低回声,考虑腮腺炎伴脓肿形成可能大,可进一步复查超声,必要时行穿刺、MR增强协助评估。
病毒性腮腺炎: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人疱疹病毒等,多发生于儿童,前驱期表现为发热、头痛、急性腮腺肿胀,白细胞不高,本例临床特征较不符合病毒性腮腺炎。
颈淋巴结炎:单侧颈部肿物伴疼痛发热,需鉴别细菌性淋巴结炎(常见如金葡菌、链球菌)、结核性淋巴结炎、猫爪病、兔热病、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本例患者急性起病,无明确动物或环境接触史,结核T.SPOT阴性,但受累部位(淋巴结或唾液腺)不明确,可进一步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完善病原学和组织病理协助诊断。
非感染性肿物:如涎石病、腮腺肿瘤可表现为腮腺肿胀,该患者短期内首次出现疼痛和发热,必要时可穿刺活检进一步行病理评估。
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2024-02-07 头颈部MR增强:右侧腮腺脓肿可能大(最大截面27×22mm),两侧颈部多发稍大淋巴结(大者短径约7mm);部分副鼻窦炎。
2024-02-07 超声引导下行右颈部脓肿穿刺抽液+组织活检术,超声下见27×17mm不规则低回声团块(边界尚清,内见散在点状强回声),抽出2ml黄色脓液;脓液及穿刺组织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杆菌阴性,Xpert.TB阴性;穿刺组织病理:坏死组织伴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见少量纤维和腺体结构,考虑炎症性病变。
2024-02-08 脓液mNGS:检出大量内氏放线菌核酸序列,予头孢曲松2g qd静滴+多西环素0.1g q12h口服抗感染。脓液普通细菌培养阴性。
2024-02-11脓液增菌(注入血培养瓶)培养回报(02-07采样):内氏放线菌阳性。联系病理科,右颈部肿物穿刺组织HE染色切片未见细菌菌团及硫磺颗粒。
2024-02-16 右颈部肿块缩小,体温平,复查WBC 4.96X10^9/L,N 51.6%,hsCRP 0.6mg/L,较前下降;02-19复查头颈部MR:右侧腮腺脓肿较02-07前片好转(直径约12mm)。
2024-02-20 出院,继续多西环素0.1g q12h口服抗感染治疗。
出院后随访:
2024-02-26 电话随访,患者体温平稳,右侧颌面部肿胀进一步好转。
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终诊断:右侧腮腺脓肿(内氏放线菌感染)
诊断依据:患者中老年男性,急性病程,右侧颌面部肿物进行性增大,伴有疼痛、发热,超声及磁共振影像学提示腮腺浅叶脓肿形成可能,病灶穿刺脓液培养及mNGS检出内氏放线菌,经穿刺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该诊断成立。
经验与体会
急性腮腺感染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成年人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虚弱、脱水、口腔卫生欠佳的情况,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口腔菌群引起。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唾液腺,位于颧弓和下颌角之间的咬肌表面,引流同侧面部淋巴,导管开口对应上颌第二磨牙,当唾液淤滞或结石、肿瘤阻塞导管时,口腔菌群逆向播散、邻近部位感染或感染血行播散至腮腺或周围淋巴结,均可引发化脓性感染。本例无前驱“上感”表现,起病时有牙龈肿胀不适,表现为急性单侧性、质地较硬、有压痛的局部红肿,伴有发热,符合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
引起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微生物组成多样,常为混合菌感染,可通过腮腺导管开口流脓或脓肿穿刺液行微生物学评估。最常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口腔混合厌氧菌,肠杆菌目及铜绿假单胞菌可在免疫受损和院内感染情况下发生,克雷伯菌属在东南亚糖尿病患者中多见;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罕见。根据传统培养及mNGS,本例放线菌感染诊断明确,在一项32例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研究中,55株分离菌株检出2例以色列放线菌,而内氏放线菌感染较为少见,其发酵糖类产酸的特性可导致牙菌斑和促龋齿发展,研究认为放线菌、牙菌斑微生物群和生物膜、唾液动力学具有相关性。
放线菌属于厌氧/微需氧菌,常定植于口咽部、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累及口腔面颈部部(55%)、腹盆腔(20%)、胸部(15-20%),可利用受损的组织黏膜侵入邻近结构,因此牙齿感染和口腔颌面部创伤是其常见的前驱事件,另外糖尿病、免疫抑制、营养不良、手术创伤或肿瘤或放疗致局部坏死是重要的易感因素,具有外围花瓣状结构的“硫磺颗粒“是部分放线菌的特有组织学表现。在脓肿形成前的慢性纤维化硬结期间,常易与肿瘤相混淆,应在体格检查和影像学重点区分病灶部位(唾液腺、颈部淋巴结、咽部间隙、颌面部软组织等),在组织学和病原学需重点和肿瘤、分枝杆菌、诺卡菌和真菌感染等相鉴别。
放线菌感染治疗上首选大剂量青霉素,本例有明确青霉素过敏史,可选择替代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并发症少见但十分危险,包括腮腺脓肿、下颌骨骨髓炎、咽旁间隙感染,严重者可致面瘫、瘘管形成、呼吸困难、颈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腮腺脓肿形成后,应给予及时的抗菌药物覆盖联合抽吸或垂直小切口引流,避免感染进展及播散。
参考文献
[1] Srivanitchapoom C, Yata K.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predict parotid abscess: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 Ann Med Surg (Lond), 2021,64:102230.
[2] Brook I. Acute bacterial suppurative parotitis: microbiology and management[J]. J Craniofac Surg, 2003,14(1):37-40.
[3] Viselner G, van der Byl G, Maira A, et al. Parotid abscess: mini-pictorial essay[J]. J Ultrasound, 2013,16(1):11-15.
[4] Wong V K, Turmezei T D, Weston V C. Actinomycosis[J]. BMJ, 2011,343:d6099.
[5] Brook I. Abscesses from actinomyces infection: why so difficult to diagnose?[J].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1,9(12):1097-1099.
[6] Saibene A M, Allevi F, Ayad T, et al. Treatment for parotid abscess: a systematic review[J]. Acta Otorhinolaryngol Ital, 2022,42(2):106-115.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