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工程新世代:5个不一样的发展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工程新世代:5个不一样的发展趋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ecruit.com.hk/article/%E5%B7%A5%E7%A8%8B%E6%96%B0%E6%99%82%E4%BB%A3-5%E9%BB%9E%E4%B8%8D%E4%B8%80%E6%A8%A3/43988

工程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土木基建到智能化、数字化,从男性主导到性别平等,从单一技能到复合能力,工程行业正在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展现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提起工程工作,你可能会联想到头戴安全帽、脚踏安全靴,满脸胡须的男性形象?或者认为工程师只会计算、画图、盖楼修路?如今的工程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个行业不再只是男性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其中,甚至穿着高跟鞋在工地上散发魅力。工程师也不再只是精通物理力学,更需要善于沟通,工程新世代更是可以配合科技发展,跳出传统的土木机电领域,走上创科路线。

穿高跟鞋的工程师

土木工程师张凯乔(Michelle)留着长发、化着淡妆、穿着连身裙,以这样一身装扮打破了人们对工程师的刻板印象。“我也是工程师,常驻地盘写字楼工作,但上班照样可以穿漂亮裙子和高跟鞋,跟中环OL没两样。当然如果要进入工地则会换上长裤和安全鞋,但工作也不用汗流浃背。”Michelle现在是宾尼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Binnies Hong Kong Limited)驻地盘工程师,目前正在参与水务署的第一阶段将军澳海水化淡厂兴建项目。

Michelle说,她的父亲是电子工程师,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对理科产生了兴趣,而她从小喜欢玩积木搭建公主城堡,长大后也就选择了土木工程事业。除了OL造型,Michelle的工作也与传统工程师有很大不同。她入行7年,曾从事工程监督工作,近两年来在地盘项目转到了新岗位,主要负责公共关系,经常面对公众。“扮演工程与公众之间的桥梁,经常到访学校,接触大、中、小学生,向他们讲解项目特色,也会举办展览会介绍工程新技术,并通过不同渠道通知公众有关工程安排,工作可能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地盘变得更智能

对不少人来说,地盘就是原始的钢筋水泥,似乎与“高科技”扯不上关系,但如今情况已经改变,因为科技已经在工地“打稳根基”。Michelle既是工程公关女将,也是安全和科技推手,日常参与相关项目,见证工地智能化趋势。“工地大量应用智能技术,像我工作的地方就有一站式管理平台,安装了20多个智能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工友和工地环境情况。另外,地盘所有工作人员都会戴上智能手表,它可以测量心率和体温,如果工友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跟进。至于密室工作也有先进系统监测,如果工友停留在密闭空间的时间过长,系统会发出提示,以防意外发生。”

她强调,近年来行业科技进步神速,工程师不停进修掌握新技能至为重要。“例如画图工具,我们已经告别平面时代,进入3D智能世界,应用建筑信息模拟(BIM)软件,把整项工程建构成立体模型,工作技能要与时俱进。”

最强技能是沟通

工程业是男人天地、女生禁地,工作只讲究数学和物理?项目工程师陈芯舟(Miro)以自身经历打破行业“男女有别”的迷思。“昔日少女生入行,因她们觉得工程就是物理数学,上班只对着大堆方程式计算,其实工程师真正工作并不枯燥,每天要和许多持分者沟通,不是坐定定计算。”Miro于2019年科大土木工程和商业管理双学位毕业,收到会计师楼和IT企业聘书,但她始终决定投身工程业。“身为一名工程师,能见证自身工作成果,是非常有满足感的事。”

女生入行正可发挥沟通强项,一展身手。正如本身为土木工程师的Miro,现参与机场三跑项目,负责技术判断和管理施工进度,日常工作需联系各方。“在我曾负责的一个基建项目中,由于持分者众多,包括机管局、设计顾问、电力公司、承建商等,为确保各方按一致标准和规划办事,我每天需做大量协调和沟通工作,若遇分歧更要着力化解,令工程顺利进行。”

虽然目前行内确男多女少,香港工程师学会3万多名会员中,只有约12.8%为女性,但Miro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女生入行,行业面貌将改变。“对于有志入行的女生,我想说,工程并不可怕,工作有趣而充满意义,女生能发挥所长,甚至超越男生表现。”

工程不只是起楼

“工程不只是基建和起楼,推动创科亦是重要的范畴。”昔日工程师多从事土木基建,而未来将有更多人才走创科路线。“近30年来,本港重基建、轻工业,而未来10年则是基建与科技并行,尤其新田科技城等发展,将需数以千计工程师参与其中,尤其制造、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工程专才,而工作则聚焦先进制造业,有别昔日的‘做厂’。”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李志康说。

李志康说,香港发展高端制造业,将需要更多工业和资讯等界别工程师。他续称,香港工程师学会设有22个专业界别,除了传统的土木、结构、屋宇装备、电电机等,近年新增生物医学界别,亦与科技发展息息相。而为配合减排趋势,本港将从内地输入更多核电,本地电力公司将需求更多核子工程师,故学会去年新增核界别,促进行业发展。

年轻人如有志入行,除可投身传统界别,也可考虑新科技范畴。为配合创科趋势,学会与香港工业总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人才培训和产业合作等。

培养小小工程师

工程业渴求人才,曾有人力报告预计未来5年本港约欠缺3,000名工程师。业界如何吸引更多生力军入行?若等到学生大学选科才行动或已太迟,行业需走进中、小学让学提早认识工程师。李志康说,为推广工程师工作,学会于中小推行“一校一工程”计划,为学校配一名工程师,共同组织STEAM活动,激发学生对工程的兴。另外,学会正举办“我们的梦想城市小学生设计比赛”,由学会派工程师到校讲解建设城市的角色,而参学生可到国际工程顾问公司参观了解工程专业,再设计参作品。

叶春燕校长称,学生和工程师互动,可培养协作、创意、解难思维。

秀茂坪天主教小学校是协办该项设计比赛的学校之一,校长叶春燕说,在小阶段,学生未必从生涯规划角度来认识工程业,但透过该活动可让学生了解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与角色,并从培养协作、创意、解难思维。“老师参与其中亦有裨益,毕竟工程师走进校园,与教育界合作,是难得的机会。老师和工程师交流后亦了解到,他们工作不只严谨,亦充满亲和力,对工程专业有了新认知。”

香港工程师周2024

为推广工程专业,香港工程师学会正举办“香港工程师周2024”,共推出7项活动,包括“香港工程师周嘉年华”、“N展联盟”、“我们的梦想城市”小学生设计比赛、中学生“工程达人-你问我答”比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工程邀请赛”、“大专院校巡迴招聘博覽”及“香港工程师学会大奖”。其中“香港工程师周嘉年华”将于3月1日至3日,于西九文化区海滨草坪举行,现场将有45个互动摊位,让公众加深了解工程业。学会亦于2月至3月下旬举办“大专院校巡迴招聘博覽”,邀請“Scheme "A"”企业参与,为学生提供职位资讯和面試机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