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生石上:一段跨越千年的友谊传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生石上:一段跨越千年的友谊传说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7%94%9F%E7%9F%B3%E4%B8%8A/6963799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这是一首流传千年的竹枝词,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轮回和约定的动人故事。

“三生石上”是一个源自唐代的佛教故事,讲述了洛阳名士李源与高僧圆泽禅师之间跨越生死的深厚友谊。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唐代袁郊的《甘泽谣》,后经历代文人墨客的传颂,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关于前世今生的经典传说。

故事始末

李源,字子澄,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其父李橙在安禄山之乱中不幸遇难。李源悲痛万分,遂绝意仕途,发愿为父守孝,终身不为官、不娶妻,隐居于惠林寺。在寺中,他结识了才华横溢、品性纯正的圆泽禅师,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一次,两人计划同游峨嵋山。李源主张从荆州沿三峡前往,而圆泽则建议取道长安斜谷。李源坚持己见,圆泽无奈,只得依从。途中,他们路过南浦(今重庆市万州区),见到一位妇人背负瓦瓮汲水,外穿旧衣,内着锦裆,显怀有身孕。圆泽平静地对李源说:“她就是我要托身转世的所在。”

李源闻言不解,圆泽解释道:“这位妇人姓王,我本该成为她的儿子,已经怀了三年了,因为我迟迟不来投胎,所以她一直做不了母亲,养不了儿子。今天既然遇上了,看来已无法躲避。你当念佛号助我速生。”

圆泽沐浴后,对李源说:“我与你交往深厚,彼此知心,今天大限已到,就此别过。三天之后,你要到我投身的家里来,那时正在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就是我的再生,我那时将以笑为验。还有请你记住,十三年后,我们还会在杭州灵隐天竺相见。”

李源依言而行,三日后,果然见到那小儿正被沐浴着,见李源来,冲着他咧开嘴笑起来。圆泽转世后,李源无心去峨嵋山,返身隐居于惠林寺。十三年后,李源如约前往杭州,欲在灵隐天竺与圆泽相会。

来到葛源亭畔,只见涧水对岸,有一牧童,梳着菱髻,骑在牛背上,唱着竹枝词,一见是他,便朝他挥手相喊:“李源,李源!”李源仔细一看,发现这牧童形貌酷似前世的圆泽,便知圆泽是真的守约的。转世为牧童的圆泽坐在牛背上,对着他唱了一首竹枝词: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问:“你身体好吗?”圆泽笑着说:“李公,你是个守信用的人!可惜你的尘缘未了,我们无法再续前缘了,请你继续勤加苦修。”说完又唱道: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罢,牧童拂袖隐入烟霞而去。

三生石的寓意

这个故事引发了后人对“三生”的不同解读。一种说法认为,“三生”指的是李源见的第一次是圆泽的本身,第二次见的是圆泽的后身,第三次见的则是圆泽化入烟霞而去的化身;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李源与圆泽相见不过两生,就是前身与后身。根据宋赞宁禅师的解释,圆泽后来又为比丘,故称三生。

这个故事虽然以佛教轮回为背景,但其核心是关于友谊的永恒和约定的神圣。它超越了生死,展现了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后来,“三生石”逐渐演变为情人间的盟誓证物,象征着爱情的永恒承诺。

三生石的历史渊源

这个故事虽然是唐代的传说,但“三生石”的概念早在南朝时期就已存在。谢灵运曾写过一首《三生石》诗,说明三生石在谢灵运时早就存在了,并非从唐朝开始。李源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太平广记》载有他的事迹。这则故事可能是后人根据佛教因果轮回的实质,将石三生与李源的事迹牵附在一起,演变出这么一个故事来。

三生石的文化影响

“三生石”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一个佛教传说,更成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从诗歌到戏剧,从绘画到建筑,三生石的故事被不断演绎和诠释。杭州灵隐寺附近的三生石,更是成为了游客朝圣和情侣许愿的圣地。

面对这块普通却不甚平凡的石头,人们不禁要问:人间真的有轮回吗?情人之间真有因缘之说吗?如若有,那么,何以会在诺言面前毁了约;何以会情人反成了仇人?“三生石”的故事越精彩越迷离,后人的疑惑就越稠密。

今人张春耘先生到过三生石前,回去之后写了首诗:

山前庙后独愁索,哲学自己陷迷惑。
不知前世谁是我,此生过后又为何!
生老病死痛折磨,更有相思无人说!
人有一辈苦已多,怎堪三生为践约!
三生石前问一声,人间哪里修正果!

问石石不语,问山山无声。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于恍惚之间,一阵钟声剪空而来,不落言诠地划破心中的迷团,好似佛祖从远处传来声音:情是妄念,四大皆空,万物皆无。

所以,面对三生石,说什么便都是云烟一朵了。

即如此,雨烟过往、法云深深,灵隐三天竺法镜寺后、莲花峰下三生石旁,立一建筑、名曰“三生堂”。那么,三生石与三生堂,又会是怎样的因缘际会呢?今人有诗叹曰:

三生石旁三生堂,前尘旧缘月入窗。
无眠今夜亦无殇,三生石上见瞿塘。
瞿塘浮出三生石,明月映射明月光。
前生后世如相问,悠然独坐三生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