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羊脂球》:伟大中的“低贱”,虚伪中的“高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羊脂球》:伟大中的“低贱”,虚伪中的“高尚”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8226130_121136706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以19世纪末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描述十位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同乘一辆马车逃亡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本文将深入分析小说中"低贱"与"高尚"这对看似对立的概念在特定情境下的模糊界限。


羊脂球女主

"低贱"和"高尚",是一对绝对对立的词汇。前者是贬义,后者是褒义。但这又是一对界限模糊的词汇,因为无论"低贱"还是"高尚",它不是一个定量的概念。大众对"低贱"一般是否摒弃的态度;而对"高尚"的态度,却是如"权利、财富"一般,往往会羡慕和追求。

《羊脂球》,一部以19世纪末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法国10个不同阶层的人同乘一辆马车逃亡一个港口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很少,但囊括了来自当时政商界、宗教以及社会底层的百姓。他们在国家危亡之际时的个人表现,处世立场,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书完美地将"低贱"与"高尚"放在同一时空下进行强烈对比,让人唏嘘不已。

一、“低贱”与“高尚”,是被制度化所加强的产物

正如墙倒众人推、痛打落水狗一般,人类对落魄的对象往往是踩一脚而不是扶一把,这就是现实的人性。比如,一个小偷被人殴打。围观者往往不会同情小偷,没有人会同情这种行为。人们会道貌岸然地从社会法制的角度去批判这种违法行为。再比如,评价一个穷人。大部分人会默认他是一个"懒汉"。没有人会了解他是否真的因懒致贫。这两者,往往都被冠以弱者,也往往也被认为"低贱"。诚然,大多数人以"高尚"的标签以肯定自身的人生、事业,而从内心深处,却是生怕自己也会被人评判为"低贱"。

当权者为了维护社会统治,为了能在复杂恶劣的国内外环境下生存下来,他们必然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当权者是虎狼,底层群众是羊。只有羊温顺了,才能在无限的时空里为虎狼提供羊毛。


普法战争

但虎狼们更不愿意看到一群团结一致的羊群。因此,虎狼们热衷于给羊们虚构一个美好的未来,并给予羊群们希望,而实际上,则通过制度,将社会各阶层的身份进行固化。结果,上层社会拥有了"低贱"和"高尚"的解释权,他们会引导群众如何去追求"高尚",使之成为所有群众的共同目标;或者,从更高层次上的追求,就是以爱国主义的名义,使群众们甘心接受自身"低贱"的处境。

二、法国的社会,是以权力和财富划分的等级社会

上层统治者也要能够让羊群们以为利益冲突而不能团结一致。因此,他们将这个社会通过制度、财富多寡将所有人划分为三六九等。金融寡头,政界精英、大资本家,毫无疑问是代表着社会阶层中的食物链顶层;一般商人、公务员、19世纪以前宗教人士则是典型的中产阶层;基层工人阶级、低技术含量的普工、农民、小本经营者,这些群体往往只能过上勉强拮据的生活,他们是社会的底层劳动人民。而《羊脂球》中的女主人翁,则是从事连底层人民都不耻的职业——妓女,一种自古以来就被世俗视为肮脏的职业。

三、“羊脂球”是唯一能让所有人都能找到优越感的对象

人性的自私,是深刻烙在人的基因里的,正因为人性的自私和肮脏、热衷于追名逐利,人才会用"低贱"和"高尚"去评判他人和自我评判,害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变成"低贱"。上层社会只要通过营造恐惧、贩卖恐惧,就是稳固这种社会关系。以至于,即使下层群众身处社会底层的时候,自身也找不到比自己更加低微的嘲笑对象来满足优越感时,便会不自觉地构建一个"低贱"的对象来满足自身破碎的自尊心。


羊脂球

回顾小说中坐一辆马车的十个人,身份分别是省议会议员、民主党员、伯爵、两个修女、资本家,唯有羊脂球是一个低贱的下流社会人士,甚至,她是比下流社会更加下流下流阶层。无论是有社会地位的人,为人妻女都是指为"社会的耻辱"。除羊脂球以外,他们是信奉宗教、讲究道德、有威望的正人君子,他们是商人、省议会议员、教会人员、民主党人,他们一部分拥有财富、社会地位,有的人还能主宰其他人的命运。他们当中也有普通职业的人,比如两位修女。而羊脂球,她是连她自身的命运都主宰不了可怜人。

四、小人物也有的朴素爱国情感

世界上少有国家以军歌作为国歌。被世人熟知的以军歌作为国歌的国家,便有法国国歌《马赛曲》。它创作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它充满爱国激情,鼓舞了法兰西儿女奔赴抗击外国反法势力,是法兰西民族英雄时代的象征。或许,历经那个峥嵘岁月的洗礼,任何一个法兰西儿女,都会时刻点燃着炽热纯真的爱国热情。

即使是身份低微的羊脂球,也朴素地爱着这个国家。在所有人的眼里,她是一个"卑贱"的妓女。与"他人发生关系",是其职业要求。然而,却先后多次拒绝发生"关系"。她拒绝了普鲁士侵略者,同时还拒绝本国民主党代表的高尼岱。她即使身陷风尘,但依旧保持着纯洁的心灵,忠诚于她的法兰西共和国。


普法战争

五、国家危亡,“高尚”愈发“虚伪”,“低贱”变得“伟大”

小说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两段情节。一,是在马车上羊脂球给众人分发食物;二是众人为了自身利益,将羊脂球献身给普鲁士军官。

1、低贱阶级的伟大无私

随着故事的推进,众人对羊脂球的态度可谓是如六月的夏天,变幻不断。一开始,车上的九个人对羊脂球的态度是侧目而视,十分冷漠。特别是几个贵妇人,说话尖酸刻薄,什么婊子,社会的耻辱等等。其中,鸟先生还时不时用不正经的目光瞟了瞟羊脂球几眼。然而,讽刺的是。马上的九个人,没有一个人是准备食物的,这时,出现第一段高潮。

由于众人没携带食物。此时,他们已经被饿得头晕眼花,只有"羊脂球"带了三天的食物。出于同情心,羊脂球慷慨地将自己的食物无私分享给了这些所谓的社会上层贵族们,这些所谓高贵的,高尚的人。虽然他们是打心底里鄙视"羊脂球"的职业,可是却欣然接受了她的食物,一点也不客气,把羊脂球的一篮子食物吃干净。至此,贵族们对羊脂球的态度也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开始的看不起,转变为拉拢套近乎。

把食物分享给众人之后,羊脂球天真地以为,这些贵妇们和她聊天是真诚的,尽管她是一个身份极其低微的妓女。然而,现实的残酷总是来得那么凶猛。这时,出现了第二段高潮情节。


羊脂球与赛金花

2、为救人而自我牺牲

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被一位年轻的普鲁士军官拦截扣留了。军官垂涎于羊脂球,便提出了羊脂球陪她共度春宵,若有不从,他将把全车的人无限期扣留。羊脂球一开始是拒绝的。即使她是一名沦落风尘的妓女,但妓女也是有尊严的,她也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同行的一行人知道消息后,一开始还假装义愤填膺,紧接着态度180度转变,他们的人性也慢慢暴露出来。即使是人畜无害的妓女,也劝羊脂球留下。大部分建议让羊脂球一个人留下,剩余的其他人离开。但普鲁士军官并没有答应。接着,贵族们马上改变的策略,开始对羊脂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这时,羊脂球心里无疑是入坠万丈深渊。万万没想到,刚刚还和她在"诚挚"交谈人,在大难临头之际,竟然全部都理所当然地出卖她。无奈之下,羊脂球选择了牺牲自己拯救大家。原文所述"当得知羊脂球在轮番劝说下终于屈从后,众人如释重负,准备畅饮。"

3、忘恩负义的虚伪贵族与上层阶级

第二天早上,这些所谓的贵族,上等人,又马上变了一副嘴脸。前一天还苦苦哀求羊脂球,求她牺牲救自己一命的贵族们,不在屑于跟她多说一句话。更可悲的是,这一天,所有人都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可怜的羊脂球,这次没有准备粮食。而那些贵族、政客、贵妇人、修女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食物分享给羊脂球。

与此同时,爱国人士哼起了象征法兰西子女勇敢无畏的《马赛曲》,与羊脂球的自我牺牲鲜明对比,也与在困境中一言不发的自己形成强烈的对比,显得格外讽刺。这或许就像当代人的精致利己主义吧。


英国贵族

六、总结

事实上,"低贱"和"高尚"本质上是界限模糊的概念,两者难以精准划分。伟大中的"低贱"不常见,虚伪中的"高尚"却是无处不在,正如书中那一群高尚的人呢,自以为是的高贵,其实心灵比任何人都肮脏,看完以后心里很悲愤,也为羊脂球感到可悲与难过或许。或许,这才是人性,这才是人生。与其积极面对,不如设法逃避。正如莫泊桑的后半生一样,既然选择了坦荡,就勿谈责任与忠诚。

参考文献:
1、《羊脂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