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客人》:谁才是那个真正的看不见的客人?
《看不见的客人》:谁才是那个真正的看不见的客人?
《看不见的客人》是一部西班牙悬疑电影,通过四层环形结构和巧妙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起复杂的谋杀案。影片以多利亚和劳拉的地下情为背景,通过律师古德曼的层层追问,揭示了一个精心策划的谎言网络。本文将深入分析这部电影的剧情结构、导演手法和主题内涵。
有胆量和头脑的人是不是就可以通过谎言和各种手段脱罪呢?
多利亚和劳拉是一对地下情人,两人都有各自的家庭。多利亚在和劳拉一次偷情之后开车回家。这时在路旁突然冲出了一头鹿,而对面的车道上驶来了另一辆车子。
由于多利亚是逆行,车祸就这样发生了,对面的司机奄奄一息。多利亚为了自己将要得到的高大上的社会地位,便联合劳拉将对面的车子连同那个快要死了的年轻司机推倒在沼泽里。
西班牙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便以此案件作为整个电影的背景案件,反复证伪多利亚谋杀劳拉的案件手法,将整个电影进行了结构调整,利用四层环形结构来创造电影的悬疑色彩,并且利用前三层的阐述漏洞一步一步的向观众们揭示整个案件的真相。
《看不见的客人》
四层环形结构,证伪整个事件脉络
电影的导演将整个案件化为了四个环形,这四个环形的叙事结构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通过谎言和破解谎言的双方进行交锋来揭秘的。
首先,多利亚被指控的并不是上文提到的肇事逃逸和掩盖犯罪的案件,反而是他在酒店里与情妇劳拉见面时,劳拉被杀的案件。
为了脱罪,多利亚聘请了快要退休的古德曼律师来替自己辩护。而电影里和多利亚交锋的古德曼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古德曼律师,而是多利亚撞死的那个叫丹尼尔的男孩的母亲假扮的。
整个电影像是俄罗斯套娃一样,一环扣一环,每一环当中的疑问需要下一环来解释才能打的开。
首先第一环主要介绍了多利亚和劳拉的人物关系与背景和劳拉被杀那晚具体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经过多利亚的陈述和假古德曼的询问,给观众留下了两个疑点。凶手是谁?怎么逃脱的?
然后,电影在第二环时重点介绍了劳拉被杀案件的背后的那起车祸肇事逃逸,同时介绍了整个车祸的原因以及发生了什么。
古德曼律师
依然运用多利亚陈述和假古德曼质疑的方式将两起案件串联起来,并给观众留下更多的疑问:虽然按照多利亚的描述,案件似乎是经过劳拉精心策划,多利亚参与实施。
但矛盾的是,劳拉策划这场逃逸抛尸没有合理的动机。同时加深了观众对于帮助多利亚脱罪这样一个目的,使假古德曼提出了为什么在劳拉被杀当天时会接到来自劳拉手机发来的短信?凶手谋杀劳拉的动机是什么?
在第三环的假设叙事当中,电影延续了为多利亚脱罪的目的,让假古德曼再一次描述劳拉当晚被杀的场景和目的,同时假设了一个最有可能的凶手——在车祸时死亡的丹尼尔的父亲托马斯。
同时利用这样的描述加深了观众对于整个事件重要细节的关注。通过反复的推演案件的情况让多利亚透露出更多的细节,甚至交代出丹尼尔被抛尸的地点。达到了让剧情从第二环到第三环之间的反转。
第四环为假古德曼再次提出劳拉策划抛尸案的疑点,并质疑多利亚对于整个案件描述的方向。使前三环的案情推演完全被推翻,最终得出多利亚才是策划逃逸的背后主谋,更是谋杀劳拉的真凶这样一个惊人事实。从而让观众感受到剧情再次整体反转的冲击感。
多利亚与劳拉
镜头语言突出细节为大揭秘埋下伏笔
在整个电影的剧情发展中,导演巧妙的利用镜头语言描述一些细节,并使这些细节不经意间串联起来。从而让观众在最终揭秘假古德曼的身份时意想不到又感觉合情合理。
想要假扮另一个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惟妙惟肖的装扮,还有对于装扮从心理层面上的自信。而丹尼尔的母亲原来钟爱话剧表演这样一个背景便合理的解释了假古德曼为什么能够获得多利亚的信任。
而在剧情当中不经意间的一些对话和镜头的细节也给观众铺垫好最终的剧情反转。假古德曼刚刚出现的时候在镜子前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妆容,这代表了她虽然装扮的非常像,但依旧对所扮演的这个人物并不完全自信。
并且剧情交代假古德曼实际上是来早了三个小时,而原因是因为案件出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证人。这一切不但让剧情中的多利亚和观众们觉得合理,也带给了观众们一种紧张感。
多利亚与古德曼
从电影的一些细致的道具设置上也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首先假古德曼所拿出计时的表并不是一般的表,而是一只定了时的秒表。这样便让观众有了争分夺秒的紧张感。还有假古德曼和托马斯录音用的那只笔的特写镜头也设计的非常恰到好处。
那支笔出现的时候,正好是假古德曼质疑多利亚描述第二环案情的时候,也就是说,笔的出现给观众以提示:第二环描述结束,第三环的细致推演开始。
还有假古德曼拿出的地图。地图的作用不但是让多利亚画出沉尸丹尼尔的位置,结束了前三环案件的推演和描述,更是第四环反转前三环剧情的标志。当画完沉尸地之后,假古德曼其实也完成了她与丈夫最想完成的任务——找到儿子的尸体。
托马斯
当然电影中也利用声音和画面的冲突这样的细节控制剧情的紧张感和结构分段。电影中反复出现了电话铃声响起的声音。
但观众们往往注意不到,在电影中所有的电话铃声响起时,画面并没有直接切换到发出声音的物体,反而是利用人对于声音的反应,来找到发声的物体。从而在剧情上强调一些重点。
比如在酒店中多利亚的那条短信的铃声强调了短信内容的重要性;比如在丹尼尔家中劳拉口袋里的手机响强调了丹尼尔的手机是老两口发现案件疑点的关键;比如假古德曼手机的电话铃声每次响起都在电影中起到了调节节奏的作用。
这些细节不但营造了电影整体的悬疑效果,更让整个案件的情节发展变得更加合理。
多利亚
剧情的发展方向潜移默化的揭露丑恶
《看不见的客人》最为成功的地方是整个剧情的发展以及导演制造悬疑的方式与其他同类电影有着区别。
一般悬疑电影非常注重对于剧情和案情介绍的条理性。利用要么倒叙要么插叙的方式来进行剧情推演。
但《看不见的客人》却利用了如何让案件主犯脱罪的视角切入案件的推演,并以此目的来展开对于案件叙述中的疑点。从而揭露案件真相。这样的方式新颖、观众代入感强、方便营造紧张气氛。也让电影的节奏更加紧凑张弛有度。
而且最巧妙的设计是剧情当中假古德曼的另外一层身份——丹尼尔的母亲。一个失去了心爱儿子的母亲,本着找到儿子死亡真相的目的,做什么样的努力都让观众觉得值得同情。
撕下面具的古德曼
而且在案情推演第三环中,假古德曼为了能够让多利亚相信自己律师的身份,还帮助多利亚推演了一次案情,假定了一个杀死劳拉的凶手。
这样的假设一共有两个目的:一方面让观众潜移默化的转变了电影刚开始帮助多利亚脱罪是正确的这样一个观念。另一方面也让观众认识到多利亚为了脱罪可以不顾事实,甚至将凶手的帽子扣在他人身上的丑恶用心,让观众完全转变了对多利亚善恶的判断。
电影的第四环叙事的时候,多利亚交代出当他将肇事车推下水的时候,丹尼尔并没有死,从而彻底改变了整个案件的性质。也就是说为了摆脱肇事罪的多利亚,其实真实的行为是进行了一场谋杀!
并且给最终假古德曼将两个案件的主谋反转成多利亚提出了非常合理的源头。要知道如果交通肇事和掩盖罪责的策划人不是劳拉而是多利亚。
那么他推车抛尸的动机合理了,为了掩盖罪行而制造丹尼尔是畏罪潜逃的动机合理了,反目并杀掉劳拉的动机也合理了。两个案件一直被质疑的所有犯罪动机则全部说清楚了。
托马斯在搜集证据
谁才是看不见的客人
电影题目当中那个看不见的客人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剖析。
在交通肇事抛尸案件中,看不见的客人可以被看做那个要出庭作证的证人,他几乎成为了整个电影的故事能够发生的重要原因。没有这个证人多利亚也不会完全相信假古德曼。
在劳拉被杀的案件中,看不见的客人可以看做是多利亚为了掩盖杀人事实而编造出来的凶手。因为没有这个编造出来的凶手,第三环对于丹尼尔父亲杀劳拉这样的一个假设便没有了提出质疑的关键要素。
在假古德曼来到多利亚家中这个骗局中,看不见的客人可以被看做是案件的真像和正义。电影也从而升华了一个悬疑片的整体论调,正义可能迟到但从不缺席。
要知道一个犯罪者无论如何巧舌如簧,无论多么手眼通天,依然不能完全掩盖事实真相。而且正义从来不会在充满谎言的狡辩面前失去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