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中棒球比賽變革:降低鋁棒彈性對棒球運動發展綜合戰略
日本高中棒球比賽變革:降低鋁棒彈性對棒球運動發展綜合戰略
日本高中棒球比赛因球棒改革而产生的变化。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和教练访谈,探讨了长打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战术调整以及对击球技巧的影响。
日本春季甲子園2022-2024 打擊率與安打數比較
資料來源:整理自データスタジアム
長打產量驟減,卻是球隊獲勝關鍵要素
在眾多球隊都面臨著鋁棒的挑戰,難以得分的情況下,長打顯然成為了不可或缺的要素。儘管二壘打以上的「長打」顯著減少,與兩年前相比有很大差距,但與去年幾乎沒有變化。而雖然每年參賽的學校和球員多有更換,但從這些數據來看,新標準球棒的影響似乎是有限的。
特別是晉級到最後四強的球隊展現了多樣的得分方式和戰術,長打和機動性成為了獲勝的關鍵要素。
中央學院(千葉)從春季甲子園的首戰一路到準決賽,總計擊出11支長打,成為本次賽會的亮點之一。而剛奪得2024年春季甲子園冠軍的健大高崎,以「機動破壞」速度和靈活性聞名,經常利用優異的跑壘技巧來壓制對手的守備,雖此仍持續強化長打能力,從準決賽開始,共打出了8支長打,不僅有助於球隊得分,甚至在關鍵時刻成了扭轉戰局的關鍵一擊。
長打在棒球比賽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即使面對鋁棒改革的挑戰,晉級球隊仍然展現出多元得分方式,這表示選手們對於技術和戰術的不斷優化,想辦法讓球隊在激烈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2024年春季甲子園打擊表現,相較過去成績明顯下滑
圖片來源:整理自データスタジアム
擴大練習戰術演練,強化解讀棒球比賽能力
儘管長打驟減,但安打數和得分數未出現明顯變化。兩隊的平均每場比賽安打數和得分數,去年16.09支和6.44分,今年14.43支和6.42分。這並不意味著低得分比賽急劇增加,反而更保持著激烈攻防。關東第一高中的米澤貴光監督就提到「我們今年增加了過去不擅長的打跑戰術訓練,並專注於如何得一分」,廣陵高校中井監督「短打的可能性將增加,跑壘變得更重要了」。顯示球隊仍透過戰術和跑壘再製造得分機會。
報德學園透過盜壘或犧牲短打逐步推進壘包,進而得分,根據統計在 5場比賽中,13次的推進戰術僅失敗 1次,而盜壘方面 10次皆成功,甚至冠軍賽兩出局最後的「神盜壘」,更是讓人驚艷,展現出執行戰術的確實性。
不僅進攻戰術,防守部分更為關鍵。熊本国府山田監督指出「得分會變得困難,需要徹底鍛煉守備,盡量減少失分」,而京都國際小牧監督更特別預判「外野手的防守佈陣需向前移動 3至 4步」,尤其在有二壘跑者的情況下,防守球員進一步調整守位,以避免對方因一支安打而跑回本壘,今年從二壘直接回本壘得分的比例為 48.9%,低於常態的標準值60%許多,顯示受到外野佈陣縮小的影響,確實是降低直接回本壘的比例。
總之,解讀棒球比賽的重要性在於理解並分析比賽中發生的情況、戰術和策略,以及能夠及時做出反應,以減少失分的風險。並助於更深入地理解比賽的狀況,提高對戰術和策略對比賽結果影響的理解,進而增強對棒球比賽的參與興趣和投入價值。
2024年春季甲子園高中棒球進攻戰術改變
圖片來源:整理自データスタジアム
回歸木棒使用?更希望加深對於「擊球技巧」的探索
在日本的高中棒球界,球棒一直是一個廣受討論的話題。無論是「鋁棒」還是「木棒」,或者像「彈性係數」這樣的技術問題,都引起了大家對於擊球技巧的重新思考。西武隊的中村 剛也就曾提過,「儘管他後來在日本職棒成為全壘打王,但其實剛進入西武隊時也曾受到『鋁棒思維』的影響」。當時很容易陷入一種想法,「只要用力揮棒,球就會自然飛得遠」,但這樣的想法可能會限制了進一步的技術發展。只是站在推廣棒球的角度,不免擔心對於木棒的耗損,會增加球隊的營運成本,降低棒球從事人口。
在今年的春季甲子園比賽中,有兩位選手選擇使用了木棒。其中,青森山田的馬 陸翔就表示,「如果揮棒方式不正確,棒子有可能斷裂,特別是在外側揮棒時更容易發生」。這讓球員們開始思考如何更穩健地揮棒。
春季甲子園中使用木棒的選手(青森山田_吉川)
圖片來源:引用自滝川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