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医科大学:红色医生的摇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红色医生的摇篮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5%8C%BB%E7%A7%91%E5%A4%A7%E5%AD%A6/176855

中国医科大学(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CMU)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高等医学院校,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学校前身为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1年11月20日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2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在延安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在沈阳接收原国立沈阳医学院,1949年接管合并原私立辽宁医学院。学校是原国家卫生部部属高等医学院校,2000年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2015年获批为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9月,入选首批辽宁省普通高校示范性虚拟教研室建设名单。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设有18个学院、3个研究院、2个教研部,开设普通本科专业26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8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A类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在职教职工17410人。全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1.93%,全校正高级1092人,副高级1801人,研究生指导教师4042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631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6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3人)、青年拔尖人才人选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4人、特岗学者3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海外“优青”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59人;“兴辽英才计划”杰出人才2人、辽宁省领军人才3人次,辽宁省优秀专家23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3人次,辽宁特聘教授45人次;“兴辽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6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特聘教授)16人、领军人才1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31人;“兴辽英才计划”杰出医学名家5人、领军医学名家9人、名中医1人、青年医学名家8人、青年名中医1人;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1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4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21人、千人层次133人。在中华医学会担任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任委员1人,前任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17人;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0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有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教学项目有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包括黄大年式教学团队)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6本,4本教材获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1人,18本教材获批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入选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个,省级示范性虚拟教研室6个,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个,辽宁省高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项目有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重点支持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向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转型发展试点专业5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精品课程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省级教学团队15个,省级一流课程175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跨专业实训平台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辽宁省首批“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简称“111计划”)2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8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13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5个,辽宁省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2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6个,辽宁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卫健委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8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个,辽宁省医疗中心55个。

研究成果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000年以来)奖项 项目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1] 内镜超声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害及干预
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2] 我国艾滋病新流行形势下的综合防控策略及应用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与综合防治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3] 我国农村高血压流行趋势及低成本综合干预预防脑卒中研究
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及个体化衰老评价的创建和应用
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4] 静脉系统梗阻-高压性疾病(VOH)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应用研究
中国HIV感染者病毒生物学特性、免疫应答与疾病进展相关性研究
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5] 碘过量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基础与临床研究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6]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分子病理学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7] 喉癌的基础与临床治疗研究
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68] 胃癌“三早”与胃癌现代外科治疗的研究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徽志为三角变形,底色为中国红色,外框由内白外红三条弧形边组成,徽志中间CMU三个白色英文字母是中国医科大学的英文缩写,白色的中国医科大学中文与英文全称上下排列位于徽志下缘上方。

精神文化

“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是1931年建校之初,毛泽东为学校制定的办学方针,后为学校校训。

社团文化

2023年10月20日,“青春绚丽正当时,红医筑梦绽芳华”中国医科大学社团文化节在留园广场举办。本次晚会总结了过去一年学校缤纷多彩的社团文化生活,开展了社团迎新、“唱响红色经典,传承红医文化”“共赴明月之约同庆祖国之诞”等系列活动,拍摄了“青春共绚丽,红医绽芳华”主题社团风采MV。结合社团过去一年的表现,评出十佳社团。社团节会设置多种节目,歌舞、相声、戏腔、武术,内容丰富、精彩绝伦。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有沈北、和平2个校区,占地面积153.45万平方米。

沈北校区

中国医科大学沈北校区位于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沈北校区主要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人文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智能医学学院、健康科学研究院、国际医学教育研究院等学院和机构。

和平校区

中国医科大学和平校区位于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校区设有门诊楼、基础一楼、基础二楼、办公楼、体育馆、礼堂和图书馆。此建筑群2004年被列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截至2023年6月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徐英辉
校长、党委副书记
王振宁
党委常委、副校长
曲波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潘勇
副校长
孙思予、徐苑苑

校友情况

截至202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共培养了30多万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其中,国家卫生部正副部长10位,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100余位,将军40余位,“七一勋章”获得者2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位,被誉为“红色医生的摇篮”。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时间 荣誉
2014年12月 被辽宁省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办公室评为“平安校园”
2016年10月 中国医科大学被沈阳市人民政府评为“2015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18年7月 2018年度辽宁省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1月 中国医科大学荣立集体一等功
2023年2月 2022年全省企业事业单位安全保卫工作暨党的二十大安全保卫工作集体一等功
2023年3月 第13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辽宁省第一名
2023年12月 第三届辽宁省文明校园称号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