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年高考物理压轴题详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年高考物理压轴题详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943791120295395336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202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压轴题,这是一道关于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题目。题目通过给出速度和时间关系图,要求考生分析粒子在不同阶段的运动特点,并求解相关物理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目的具体解析。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其对应的方程主要是
F=Eq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其对应的方程主要是
F=qvB 洛伦兹力
r=mv/qB 运动半径
T=2πm/qB 运动周期
其中r和T均为通过洛伦兹力和匀速圆周运动关系推导出,但在高考时,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直接运用以上两公式,以节约解题时间。
求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读题时就能勾勒出粒子在空间中运动的轨迹。
以202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真题为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图示给出是速度和时间关系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vx持续增加,vy保持不变,说明物体从a点到b点所作运动为平抛运动。而且电场强度方向沿Vx正方向。在b点,vx=vy=v0,v0为已知量,即可求出在磁场中运动速度
第二个阶段离开电场进入磁场之后,所作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vx,vy均在变化,但总速度
v=√(vx^2+vy^2)大小不变。
第三个阶段速度从c点回到a点,这个过程中vy保持不变,vx逐渐减小为0。
由此,尝试初步画出其轨迹图。
然后顺畅的解出第一问和第二问,并在第3问中卡死了,
“????,不是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吗?”
再次仔细看图,原来所谓的再次回到a点,只是速度与之前速度一致而已,并不是轨迹回到原点。同时,题目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任何时间在图中P点经过的长度都相同”,在第二问的解题过程中并未用上。这个错误的教训是:高考题中,基本上没有一个条件是多余的,如果没有用完所有条件就把题目解出来了,那一定是哪里出错了!。
重新开始
若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中,末尾点并未与出发点重合,只是末尾和初始的速度一致,则可能有两种情况。在求解第二问时,并不需要预先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仅需要理解题目中图上所对应的曲线的含义。
题目曲线表示的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图。因为速度与加速度之间关系为a=δv/δt,所以若相同时间内,P点在曲线上移动的长度相同,则表明在包括电场和磁场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相同。(此题的难点就在这里,考察的是学生对加速度和速度之间关系的理解,对此,可以将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做一个对比。v=δs/δt;a=δv/δt。若将图中曲线视为运动轨迹图,轨迹长度代表路程s,在相同时间在曲线上移动的长度相同,则必然对应的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相同。类比可以得到加速度相同的结论)
一旦得到了电场中和磁场中加速度相同的结论,即可得到等式
A=Eq/m=mv^2/r
结合第一问求出的半径r,可得
E=√2v0B
第三问首先是一道平面几何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常常需要用到这类平面几何相关知识。
通过画出的轨迹图,知道带电粒子在射入和射出磁场范围时,其速度方向满足如图所示关系,因此可以推导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了3/4个周期。进而可以计算出射入点和射出点之间距离h。结合带电粒子在电场运动过程中,属于类平抛运动,通过平抛运动的终点速度的情况,很容易求出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lab和lca’应该相等,如下图所示。
若lab+lca’>h,则轨迹图对应为A,
若lab+lca’<h,则轨迹图对应为B,
即可最终推导出第三问的结果
总结一下,本题考察了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复合运动,考查内容较为常规,本题的难点在于图中给出了速度变化轨迹图,该图既不是同学们所熟悉的v-t图,也不是轨迹图,所以可能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该图对应的物理意义。结合速度和加速度的基本定义,和轨迹图与速度的对应关系,则可以较为容易的理解该图能够得到的结论。而一旦能够根据速度图像预测出轨迹图,则剩下的求解过程就较为简单了。

附上平抛运动的常见关系。已知其中部分参数,总可以结合以上关系,把其他参数求解出来。

带电粒子进出磁场时,在磁场中运动周期与出入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因为v1,v2为圆周的切线方向,因此若粒子从a点射入磁场开始运动,从b点射出,只要能够判断v1和v2之间的夹角θ,则可以很容易判断是对应的圆心角α(α+θ=180°),以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对应圆周长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