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
一元、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套独特的宇宙生成论体系,从"一元"到"十方",通过"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概念,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观和世界观。这套体系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元:无极-太极
一元者大始也。天地还是混沌的状态,无极是鸿蒙状态,开始发生质变,这个时候一切还没有相到太极(一种涡旋宇宙的能量-动能),天地万物才开始逐渐演变成型。其时间与空间原是无穷无尽,空间的总集称为'宇',而时间的总集则称为'宙',事物的开始;宇宙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和天地万物的本原。
《关尹子·二柱》:先想乎一元之气,具乎一物,执爱之以合彼之形,冥观之以合彼之理,则众存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汉书·董仲舒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舍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当一元会数尽天地结束大混沌以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子会再开天,丑会再辟,地商会再生,人又开创新纪元。
《皇极经世》: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仙家引申此说,谓人能得一元者可享长寿之运。
《玄珠心境注》:世有得之一元,便能艰苦寂寞,冥心练形,自然神凝形,释骨肉都融。
两仪:阴阳两极
上边说到既然太极是阴阳未分之际,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状态,两仪就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阴阳分明的状态。太极其实既不是0也不是1,当有0和1的区别的时候就已经是两仪的状态了。
两仪01,两个两仪的排列组合就是四相(01、1011),三个两仪的排列组合就是八卦(001、010、011、1001、110、11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此类推可以表示万事万物。就好比看到的计算机所有的图像,结束会话并关闭Yindow。还原到最后都是0和1两种状态的组合。
在0和1都没有之前的初始化状态,就是太极。太极者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和静将分未分那个状态,阴阳将分未分的那个状态就是太极了。即:无极一动生太极,太极动静阴阳分。阴阳交合,万物生生生不息理循环。
三才:天地人
《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
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三才是《周易》里的基本知识,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去研究它。本身因为《周易》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所以至今也被国人推崇。
四象
以四象为例,阳气分为'木火',阴气分为'金水'。'木火金水'四象循环就是一个阳气与阴气不断地互根互生的过程。'水'为阴气的极点,'阴极阳生'所以'水'变化为'木'即生'木。'木'阳气继续上升变化为'火';'火'为阳气极点'阳极阴生'所以'火'变为'金'即火生金;'金'阴气继续上升变化为'水'金生水。
上述四象还可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就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生理论,用其'所生'(即产生的原因)来表示。比如'木--3火--2'都源于'阳气5'一分为二,所以木为'阳3'火为'阴2'。木是因为'阳5'分出了'阴2'才出现,所以'木'可以说成'阳3生木';同理火是因为'阳5'分出了'阳3'才出现,所以'火'可以说成'阴2生火'。在古代阳对应'天'阴对应'地',所以'阳3生木','阴2生火'可以说成天三生木地二生火。再比如'金--4水--1'都源于'阴气5'一分为二,分为二。所以水为'阳1',金为'阴4'。金是因为'阴5'分出了'阳1'才出现,所以可以说成'阴4生金';同理水是因为'阴数5'分出了'阴4'才出现,所以可以说成'阳1生水',故'天一生水地四生金。
如上所说四象(木火金水)的阴阳变化次序和规律就此确立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就此确立了。
五行
五行:金、木、水、火、土。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元素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道德全义:木为仁,火为智,土为信,金为义,水为礼。五行也叫五行学说,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五行的意义包含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
金代表恋句木,代表曲直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炎热土,代表生化。中国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七星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即北斗七星天枢(贪狼)、天璇·(巨门)、天玑(禄存)、天权(文曲)、玉衡(廉贞)、开阳(武曲)、摇光(破军)前四颗为魁,勺柄为斗,斗柄指东为春季,斗柄指南为夏季,斗柄指西为秋季,斗柄指北为冬季。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黄老经》目:北斗第一天枢星则阳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则阴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机星则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权星则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则丹元星之魄灵也;第六闯阳星则北极星之魄灵也;第七摇光星则天关星之魂大明也。
古云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人的生死籍传说是由南斗与北斗所控制的,所以出现了北斗的信仰。中国文化与其它文化共同点是有太阳神的信仰或月亮神的信仰,但有显著的不同于其它所有的文化的就是北斗的信仰。
道教对于北斗的信仰有极多的继承,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南斗星君掌管生存,北斗星君掌管死亡,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北斗星君掌管死亡,若能朝拜北斗便可得道成仙,从死籍上永远除名。南斗专掌生存,民间又称为'延寿司',朝拜南斗可增加阳寿。
八卦
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干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先天八卦:干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另有奇门遁甲里的八门一说: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九宫一干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干(西北)七宫兑(西北)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
九宫
一干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干(西北)七宫兑(西北)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
十方
天地东南西北生死过去未来。天干:甲乙丙丁成已庚辛壬癸。古人发明的阴阳四象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就是构建三才语言最基本的符号。古人通过五行干支八卦六十四卦六十甲子表示时间、空间位置,也代表万事万物,不足就定义一些神煞天官星将等。
世界上各种事件用五行关系干支关系来模拟,基于五行干支和六十四卦完全能够表达这个三才世界的里里外外事物和千变万化的事件。古往今来人类发明了各种巧妙的方法查往知来,天地移来掌中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