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五律三百首 || 前言、后记、目录
当代五律三百首 || 前言、后记、目录
云帆诗友会
前言作者简介
高石春,自号抱朴书生,教育工作者,国家法定教材部颁鄂教版《中学语文》编委,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云帆诗友会顾问、编审,首届湘天华杯全国青少年诗词大奖赛终评委。《当代五律三百首》(华文出版社)主编。
《当代五律三百首》前言
当下每年在各种官方和非官方平台上发表的诗词作品不计其数,在如此海量的作品中去选出最好的作品,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好在现代资讯发达,诗词平台层出不穷,诗人通联亦极其便捷,这就使本书甄选结集有了可能。
诗词发端、繁荣于中国农耕文明,是反映那个时代社会风貌、人文情怀的最成功的艺术载体,并成为人们语言习得的最佳范本。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社会进步到工业文明乃至后工业文明,时过境迁,人们的思想和语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诗词的习得、传承和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使得当今诗词创作面临窘境——旧瓶如何装新酒?
我以为在旧的体裁不变的前提下创作当代的诗词,必须从三个方面去变革:首先是视角要新。当代人对事物和事件的解读应与古人有所区别和进化,因为你所见到的大多是古人不曾见过的,你当有新的见识;其次是题材要新。当代人所遇见的事物事件往往是古人未曾遇见过的,作为诗人,你理当去反映此新事物,而不该一味重复古人写过的情境,虽然你可能写出了高仿的味道;再其次是语境要新。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演变的,一些旧的事物在逐渐消亡,新的事物不断产生,新的情境决定了新的语境,我们应该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尝试用新的语境去逐步替代旧的语境,展示我们这个新的世界。
在这些方面,当代有不少诗人正在做出有益的尝试,比如独孤食肉兽的现代工业诗词,刘能英的现代乐府诗词,无以为名的现代职场情绪诗词等等,这些尝试拓展了诗词的题材范围,刷新了诗词的语境,也展现出现代诗人不同于古人的眼光和视角,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有鉴于此,本书甄选作品依据的标准有三,一是有真情实感,不虚伪不轻浮不矫情;二是有品位有格调有境界;三是不拘于风格和流派,兼收并蓄,对诗不对人。
相较于七律,五律似乎更难写好,这不单因为它的字数比七律更少,表达空间更致密,也因为在诗歌语言发展进程中,五言比七言出现得更早,天然的带有高古的气息和格调,这给当代人创作出好的五律作品带来较大的挑战,也给本书的甄选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
当然,由于时间紧迫和人力资源有限等原因,本书不可能囊括当下所有的五律佳作,难免有遗珠之憾,这一点祈望予以理解和体谅。
抱朴书生
甲辰二月初三于野芷湖抱朴斋
《当代五律三百首》后记
五律一体,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雏型是沈约等人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唐人工五律者,当推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贾岛、李商隐等人。王、孟、李五律,本天籁之作,不可多得。杜甫五律占全集三分之一,千变万化,无所不备,可谓集其大成。从老杜往后,五律句法几于一网打尽。而贾岛苦心孤诣,时有漏网之鱼。不独在句法方面有所变化开拓,且能深入幽峭、幽细、幽冷之境,故能在唐人五律中自成一家,有其独特的成就。
宋人工五律者,无过二陈(陈师道、陈与义)。陈师道五律,用意极深,笔力极重,其上乘之作,直有千钧之力,可以颉颃老杜。弊处在于失之枯涩,有时甚至意脉断裂,而难以索解。陈与义五律则富于思力,且清深畅达,颇耐讽咏。除此之外,王安石的五律在宋代也占有突出的一席之地。
自宋代以后,历代诗人虽不乏工五律者,但五律整体的创作倾向是走向衰落的。五律的创作局面呈现这样一种趋势:五律的创作数量极多,但佳作占比相对不高。佳作的绝对数量不少,但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佳作寥寥,名篇也很罕见。可以说,自宋代以来,五律在开拓性及名篇占比方面,较之七绝和七律,是非常逊色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则在于五律成熟极早,到了杜甫手里即达到高峰,集其大成,以至后人极少能跳出杜甫的牢笼;二则在于五律结构短小,单句字少,且章法谨严,灵活性不如七绝,变化空间也不如七律。
从老杜以后,后人工五律者,往往不以天才胜,而以人力胜。由于五律结构短小,单句字少。或有一二写景佳句,尚能妙手偶得。除此之外,欲出佳构,须句句斟酌,字字斟酌,乃至一句一顿,一字一顿才可。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有这样一段话:
刘昭禹曰:“五律一首,如四十贤人,其中着一屠沽儿不得。”余教少年学诗者,当从五律入手:上可以攀古风,下可以接七律。
可见五律创作之难,全篇四十字,须字字要紧,一字敷衍不得,一字松懈不得。但五律创作又极为关键,按袁枚的说法是“上可以攀古风,下可以接七律”。因为五律比七律出现要早,是由五古渐变而来,它与古风的格调、气质较之七律更为接近,因此写好五律,其实可以上窥古风的门径,从而不失古朴的韵致。另一方面,五律单句字少,每句五个字,对诗句的凝练度要求更高。从五言诗练起,有助于把文字功夫打扎实,使诗句显得更厚实、更紧凑,尽量做到没有废字。这样一来,会养成字斟句酌,追求凝练的习惯。那么,由五律渐入七律的创作,也会对诗句的密度和力量感格外注重,从而使得七律的写作,不会显得松懈和靡弱。
今人的律诗创作,大体是工七律者多,工五律者少。五律虽偶有佳作,也显得零星散落,不成规模。因此,编选一本今人的五律佳作选集,其实是十分必要,乃至刻不容缓之事。我个人在律诗创作方面,更偏爱五律的写作,也对此粗有涉猎和研究。2022年,我曾就自己在各个网络平台及诗词纸媒的阅读所见,选录了今人五律300多首。但由于自己阅读视野有限,且眼光也有一定的偏颇,故这种选录至少存在两方面问题:一则佳作收录不广,会有大量的遗珠之憾;二则甄选不精,未免掺入不少平庸之作。此次云帆公众平台组织相关人员,汇集众人之力,广为搜罗,严加删汰,编选《当代五律三百首》一书,或能弥补这两方面的缺憾。
本书的编选,可能会因为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及主观眼光的局限,不免存在一些不足。但它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开头,读者倘能通过此书,大致窥得今人五律的面貌,感受今人五律的魅力,则对于本书的编撰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安慰。倘若此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其他有志于编选今人五律者,在此基础上,编撰出更加完善的今人五律选本,出现“后出转精”的情况,则更是本书之幸。同时,我们也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
杨 强
2024年3月21日
后记作者简介
杨强,号雪窗,1987年生,湖北襄阳人,唐社社长。铭社社员。《当代五律三百首》《当代七律三百首》《当代古风三百首》(华文出版社)副主编。浙江卫视《向上吧,诗词》总冠军,曾获《诗刊》2020年度陈子昂青年诗词奖、第三届“国诗大赛”诗部榜眼、首届“海岳杯”诗词大赛诗部行卷第一暨词部决赛第三等,任第二届“湘天华杯”诗词大赛诗部评委等。
周文彰:云帆六选本总序
在中国诗歌史上,流传最广、最为人们所喜爱的,非唐诗莫属。唐诗的广为人知和广泛普及,得益于唐诗的各种流行选本,尤其要归功于清人蘅塘退士的选本《唐诗三百首》。
“三百首”这个数字兼书名,起始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三百》。《诗三百》,原本叫《诗》,汉朝起被奉为《诗经》。《唐诗三百首》使“三百首”在《诗三百》的基础上得到强化,从而具备了经典的意义。自此以后,诗集封面上含有“三百首”字样的选本究竟出版了多少种,恐怕已经不计其数了。“三百首”起初就不是一个准确数字;中国诗歌的历史传承,让“三百首”成为一个固定的汉语词汇,如同诗词本身一样令人喜爱。
正因如此,摆在读者面前的六册诗词选集,照例也被定名为“三百首”。不同的是:这是“当代三百首”;不是一本,而是一个系列。这就是:《当代绝句三百首》《当代五律三百首》《当代七律三百首》《当代词曲三百首》和《当代古风三百首》,加上《云帆当代诗词年鉴五年选》,我不妨称之为“云帆六选本”。
云帆,即云帆诗友会,是一个诗词微刊平台,创办八年来,践行初心,始终如一,致力于推介和传播诗词精品,在广大诗友中树立了良好声誉,在中华诗词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活跃诗词公众号”。去年中秋节,云帆的编审、编委齐聚广东惠州,决定编选出版“云帆六选本”。我得知后深感欣慰。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代诗词的发展到了需要选本的时候,而“云帆六选本”适应了这种需要。我们知道,中华诗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曾经被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后中华诗词迈开了复兴的步伐,进入新时代则更是不断繁荣兴盛:数百万人的庞大作者队伍、每天数以十万计的新增作品、成千上万的纸刊微刊,是她繁盛的重要标志。然而,绝大多数作品只在诗词圈内传播,而且数量多得连诗人们也目不暇接。社会的一般印象是,现在没什么好诗词。实际上,当今好诗词不少,只是诗词界推动普及的是古代诗词,没有推介当今好诗词。这就是中华诗词学会为什么提出“把创作筛选推介诗词精品作为诗词工作的重点”、把2024—2025年确定为“中华诗词精品年”的原因所在。“云帆六选本”在此时问世,应是恰逢其时。
既然效仿清人选唐诗,我们筛选当今诗词,就要确保筛选出来的是优秀诗词。“云帆六选本”的编选目标即在于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采取的措施是:“云帆六选本”的编选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先确定每个选本的主编,实行主编负责制,由主编确定副主编和编委,建立编选工作微信群;接着广开稿源,采取“作者自荐、诗友互荐、云帆平台历年优秀作品存稿、定向约稿”的“四管齐下”路径;编选范围以活跃于当今诗坛之中青年作者为主,部分年岁较长者以2000年仍然在世为上限;坚持艺术性、时代性、思想性、多元性相统一的编选标准——在艺术性上,立足于语言鲜活、格调典雅、情感真实诸角度,选出令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的作品;再从境界、情操、趣味、语言、形象、音韵、结构、技法、创意等维度,优选意在言外、余韵远致的佳作,存入待定箱。在时代性上,他们从待定箱里优选内容有时代面目,既反映当下生活,又在艺术手法上做到视角、题材、语境“三新”的作品。在思想性上,他们在艺术性、时代性双过审的作品里,优选有思想深度,能够给人“心头一颤”的作品。在多元性上,他们不拘风格和流派,兼收并蓄,对诗不对人。他们还制定了规范的选诗流程。
读到“云帆六选本”的这些构思和设计,我感到赞赏,期待这些措施都能不折不扣地体现在这套选本里。我尤其赞赏“艺术性、时代性、思想性、多元性”相统一的的编选标准和“对诗不对人”的编选态度。我在不同场合突出强调过,在艺术性、思想性都具备的前提下,有没有时代性就成为评价一首诗是不是好诗的第一要素,而不能“把当今诗词放在唐宋诗词中看不出是谁写的就是好诗”作为评价标准。“像”唐宋诗词,如同书法中的“临摹”;临摹就是临摹,不是创作。对此,我希望越来越多的诗词作者、读者、评论者、教书育人者、报刊编辑者,都能养成这种理念。当今好诗词,一定是用新时代眼光、写新时代事物、创新时代意境的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
当然,所谓当今“好诗词”(即本序前面提到的“诗词精品”),是一个相对性极强的概念,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相比较而言的诗词作品,因此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性,“云帆六选本”亦不例外,期待读者的宝贵意见。我们提倡一种诗词报刊、一个诗词团体、一个地区,都来做选编本报刊、本团体、本地区好诗词的工作,以求全面形成创作筛选推介诗词精品的新时代文风。最终,只有那些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诗词作品,即历史说“好”、实践说“好”、人民说“好”的诗词作品,才是真正的好诗词!
今年年底,中华诗词学会编选的《当代诗词三百首》亦将问世。读者可以从中华诗词学会选本与“云帆六选本”的对比阅读中,加深对什么是好诗词的认识。
向“云帆六选本”的诗词作者、编选者、资助者和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年7月10日于北戴河
《当代五律三百首》编辑部特别提示
编辑部将从本月底起,向本选本所有作者每人寄赠样书一册(包邮,统一发圆通快递)。敬请全体作者以如下两种方式告知详细收件地址、姓名、电话:
①邮箱:673126620@qq.com
②微信:wbzd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