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台州1号公路:穿越历史风尘,探寻文物古迹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台州1号公路:穿越历史风尘,探寻文物古迹之旅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8248259_122076403

在浙江的东南沿海,有一条公路如巨龙般蜿蜒伸展,它不仅是连接台州各地的交通要道,更是一条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观光线路——台州1号公路。这条公路不仅串联起了台州的风景名胜,更将那些散落于民间的文物古迹如珍珠般串联起来,为游客们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鲜迭古民居群:海岛上的民居瑰宝

驱车沿台州1号公路向南,我们首先来到了玉环市的鲜迭古民居群。这里,现存以民国民居建筑为主,多为四合院式石木结构建筑,屋顶硬山造,穿斗式梁架。四合院整体做工简朴大方,大门外墙做工讲究,有精美的灰塑。这些古民居不仅展现了海岛建筑风格,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走进古民居群,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胡氏民居、李氏民居、林氏民居、黄氏民居等6处古民居,均被列为玉环市文物保护点。这些民居的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海岛文化氛围,领略到古人智慧的结晶。

龙虎山碉堡:解放战争的实物见证

离开鲜迭古民居群,我们继续驱车前行,来到了位于玉环市坎门街道东安村龙虎山山顶的龙虎山碉堡。这里曾是解放军在玉环外围岛屿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据点。碉堡为砖、石、水泥结构,主体部分近似圆柱体,顶内部由八根木梁支撑,顶外部用水泥浇成馒头状。碉堡共有两个射击窗口,分别控制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

站在碉堡前,仿佛能听到当年激烈的枪炮声。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头,都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龙虎山碉堡不仅是玉环市文物保护点,更是研究解放战争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缅怀先烈,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石塘石屋:海边的石头城堡

沿着台州1号公路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温岭市石塘镇的石塘石屋。这些石屋建于清至民国时期,大都由台门、厢房、正厅组成,木石结构,合院式建筑,单檐硬山楼屋。石屋依山势而建,建筑独具特色,石屋、石街、石巷、石阶随地势升降而修筑,错落有致。

走在石塘的石街上,仿佛置身于一个石头的城堡。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间石屋都诉说着渔家人的故事。石塘石屋不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研究沿海渔区建筑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独特的渔家风情,感受那份来自大海的宁静与祥和。

小箬岛:海上的世外桃源

离开石塘石屋,我们乘船前往附近的小箬岛。这是一个位于温岭市石塘镇的小岛,建于清至民国时期,大都由台门、厢房、正厅组成,木石结构,合院式建筑。岛上的建筑保存完好,风格独特,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登上小箬岛,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沙滩柔软细腻,岛上的居民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享受阳光、沙滩和海风,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石塘陈宅:沿海渔区的豪门宅院

在台州1号公路的沿线,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文物古迹——石塘陈宅。这是清末当地大渔行主陈和隆所建的木石结构建筑群,分为前后两座四幢屋,以及一个小花园、一座石砌炮台。建筑群规模宏大,门窗、石柱、栏杆全采用青石,图案花纹,书法题词,精雕细刻,十分精致。

走进陈宅,仿佛进入了一个豪华的宫殿。这里的每一间房屋都装饰得富丽堂皇,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主人的匠心独运。石塘陈宅不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研究沿海渔区建筑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代豪门宅院的奢华与气派。

海门卫城址:明代防御建筑的典范

沿着台州1号公路继续向北,我们来到了椒江区的海门卫城址。这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防御倭寇而建的一座卫城,砖石砌筑,至民国时大部分被拆。现存东门(晏清门)一段,城东门向北转西尚存城垣残址总长288米。

站在海门卫城的城墙上,可以感受到那份来自古代的威严与庄重。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道城墙都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勇气。海门卫城东门不仅是明初防御建筑的重要实物见证,更是明代戚继光东南沿海抗倭史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那份来自古代的军事防御力量,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勇气。

椒江戚继光祠:纪念抗倭英雄的圣地

离开海门卫城址,我们来到了附近的椒江戚继光祠。这是一座始建于明初(1387)的庙宇,明嘉靖时(1559—1561)为戚继光抗倭屯兵处。现建筑是清同治、光绪年间重修的,占地面积2010平方米,布局规整,保存较好。

走进戚继光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峨的大殿。大殿内供奉着戚继光的塑像,他手持长剑,目光如炬,仿佛正在指挥着千军万马抗击倭寇。祠内的每一幅壁画、每一件文物都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游客们可以在这里缅怀先烈,感受那份来自古代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下旧城遗址:浙东抗倭的前沿哨所

沿着台州1号公路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临海市上盘镇新城村的下旧城遗址。这是一座始建于洪武二十年(1387)九月的城池,是浙东抗倭的前沿哨所。因近海多风浪,且不利于防守,城址内迁至“中旧城”,后再次内迁至上旧城,即现在的桃渚城。

站在下旧城的遗址上,可以想象到当年这里曾是抗击倭寇的重要据点。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道城墙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勇气。下旧城遗址不仅是研究明初所城建制和浙东沿海抗倭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游客们缅怀先烈、感受古代军事防御力量的重要场所。

桃渚城:保存完好的明代千户所所城

离开下旧城遗址,我们来到了附近的桃渚城。这是一座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的城池,周长1366米,现有三门,三门均有瓮城、门呈拱券形。城内东西向主街一条,称桃渚街,城池前有护城河,城内街巷建筑保存明清格局和风貌。

走进桃渚城,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明代的繁华时代。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道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桃渚城不仅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和古迹,更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海抗倭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代城市的繁华与辉煌,感受那份来自古代的历史韵味。

东屏陈氏亚魁第:清代民居建筑的瑰宝

在台州1号公路的沿线,还有一处值得一游的文物古迹——东屏陈氏亚魁第。这是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合院式建筑,面积858平方米,包括主屋、店铺和三重楼。建筑布局精巧,既方便出入,又可防贼防劫、防火。

走进陈氏亚魁第,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世界。这里的每一间房屋都装饰得典雅大方,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东屏陈氏亚魁第不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研究清代民居建筑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魅力,感受那份来自古代的文化底蕴。

黄泥洞石屋古村落:采石文化的生动展示

最后,我们来到了三门县蛇蟠岛的黄泥洞石屋古村落。这是一个因采石而兴的古村,采石文化可以追溯至宋代。古村落依山而建,现尚存60多间石屋,其墙体多为乱石垒砌而成,坚固厚实。

走在黄泥洞石屋古村落的街道上,仿佛置身于一个石头的王国。这里的每一间石屋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采石文化的记忆。黄泥洞石屋古村落不仅是三门县文物保护单位,更是研究古代采石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代采石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