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如何避免增值税发票陷阱?
建筑企业如何避免增值税发票陷阱?
2017年12月,辽宁省某市公安局根据市国税稽查局移送的案件线索查出,犯罪嫌疑人邹某自2015年以来,以丹东市某某建筑安装公司的名义与云南某某铝业有限公司签订工程项目,在工程购进原材料的过程中,为了抵扣进项税,通过中间人张某某取得了天津某某景汇有限公司开具的9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05万元,并向张某某支付了8%的开票费,共计8400元。公安部门以此认定,丹东市某某建筑安装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该案涉及8个省区,257家企业,50余个自然人,涉案金额100多亿元。该案涉及区域广、人员和企业众多,犯罪分子采用虚假注册公司、票货分离、网银结算等手段进行犯罪。
这起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不仅涉案金额巨大,而且牵涉多个省份和地区,充分暴露了建筑企业在增值税发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建筑企业作为增值税发票使用大户,一旦在发票管理上出现问题,不仅会面临巨额罚款,还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因此,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防范税务风险,已成为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建筑企业增值税发票管理常见风险点
- 发票开具不规范
建筑企业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需要在备注栏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县(市、区)名称及项目名称。如果未按规定填写,可能会导致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同时相关成本也无法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例如,某建筑企业在开具发票时,未在备注栏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县(市、区)名称及项目名称。在税务检查中,被税务机关指出问题。由于这些发票不符合规范,企业涉及的部分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相应的成本也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需补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
- 扣除凭证不合规
建筑企业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必须确保发票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例如,部分租金发票未注明租赁商品名称,部分建筑服务发票未备注工程名称与工程地址。对于这类不合规发票,企业应及时要求对方补开或换开发票,否则相关支出将无法在税前扣除。
- 跨地区经营未按规定预缴税款
建筑企业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的,应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如果未按规定预缴,将面临补缴税款和滞纳金的风险。同时,跨地区经营还涉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的预缴,企业应一并关注。
- 简易计税与一般计税方式选择错误
建筑企业提供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或一般计税方法。选择错误将导致税负增加或税务风险。例如,一般纳税人建筑企业在选择计税方式时,可能与税务机关存在争议。例如,对于一项建筑工程,企业认为应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应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解决此类争议需要企业提供充分的合同、工程情况等证明材料,以说明项目符合简易计税的条件。
如何规范增值税发票管理
- 加强内部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企业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增值税发票管理培训,确保其熟悉最新税收政策和发票管理规定。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防范内部人员违规操作。
- 建立健全发票管理制度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明确发票开具、接收、保管、审核等环节的操作规范。例如,建立发票审核机制,确保所有发票信息完整、准确;设立专门的发票保管岗位,防止发票丢失或被盗用。
- 定期开展税务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企业应定期进行税务自查,重点关注发票管理、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等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风险。
- 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确保合规操作
增值税政策不断更新,企业应及时关注政策变化,调整自身经营和税务管理策略。例如,2019年3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可以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应及时了解并利用这一政策便利。
增值税发票管理是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发票管理,企业不仅能有效防范税务风险,还能优化税务筹划,降低税负。在当前税收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建筑企业更应高度重视增值税发票管理,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