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十种中药助你逆龄生长,焕发青春活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十种中药助你逆龄生长,焕发青春活力!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0/16/72536014_1131852897.shtml

面对岁月留下的痕迹,是否感到无奈?让我们一起探索十种传统中药的逆龄秘诀,找回逝去的青春。

每当我们在镜子前看到那些不请自来的皱纹,或是感到体力不再充沛时,总会感叹岁月的无情。

但你知道吗?有些古老的智慧,就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药材中,它们不仅能帮你抵御衰老,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

1. 人参——提升智慧

《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功效: 提高脑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消除疲劳。

推荐用法: 将整根人参或切片后洗净,加入清水浸泡30分钟,用文火煎熬1小时左右,待参汁变温后饮用。

2. 枸杞——肝脏守护者

《神农本草经》记载:“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功效: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推荐用法: 早晚各取20-30粒嚼食,或取30-40粒泡于开水中饮用。

3. 黄芪——细胞青春的源泉

《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芪列为上品,能补一身之气,缓解气虚乏力、中气不足。

功效: 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衰老。

推荐用法: 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

4. 灵芝——自由基的克星

《神农本草经》记载:“补肝气、安精魂”,“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功效: 增强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保肝解毒,调整免疫力,止咳平喘。

推荐用法: 灵芝清鸡汤:赤芝20克、干百合20克、干莲子20克、鸡半只、姜3片,大火烧开后煲1个小时。

5. 三七——血液的守护神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

功效: 抗血栓形成,抗脑缺血,抗心肌损伤,抗心律失常,抗炎,改善学习记忆。

推荐用法: 三七杞子炖乌鸡:乌鸡、姜片、三七、红枣、枸杞子,大火烧开转小火炖50分钟。

6. 何首乌——抗氧化的勇士

宋代《开宝本草》记载:“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功效: 促进神经细胞生长,调节胆固醇水平,抗氧化。

推荐用法: 控脂延寿茶:制何首乌加水煎煮20分钟,与生山楂、杭白菊、绿茶焖泡成茶。

7. 红景天——疲劳的克星

《千金翼方》记载:“景天无毒,轻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

功效: 抗缺氧、抗寒冷、抗疲劳、抗辐射,提高工作效率,延缓机体衰老。

推荐用法: 红景天煎水取汁,勾芡调味,浇在蒸好的萝卜上。

8. 当归——血液的调和者

《中国药典》记载: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

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推荐用法: 当归鸡汤:鸡肉与当归、枸杞同煮,加清水煲约1小时,调味后食用。

9. 黄精——精气神的补充剂

中医记载:黄精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补肾填精的功效。

功效: 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推荐用法: 黄精10g、枸杞10g,水煎代茶饮。

10. 刺五加——精神的加油站

中医记载:刺五加有“补气安神、益肾强腰、活血通络”的作用。

功效: 健脑、抗疲劳、抗氧化、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

推荐用法: 刺五加10g、五味子6g,开水冲泡,加盖静置,闷15分钟以上。

食用中药时,确实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到中药的疗效甚至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误区:

误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

很多人认为中药大多来自天然动植物,药性温和,因此很少发生毒副作用。然而,实际上中药与西药一样,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部分中药如朱砂、附子、雷公藤等,长时间或超量服用可能会造成肝损伤等不良反应。

随意更改药量和服药时间:

有些患者认为中药是调理身体的,因此药量和服药时间可以随意更改。然而,中药的剂量和服用时间是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来确定的,随意更改可能会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加。

盲目追求名贵药材:

有些人认为中药材越贵越好,但实际上中药的疗效并不完全取决于价格。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药性和功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盲目追求名贵药材,不仅可能浪费金钱,还可能因为药不对症而加重病情。

盲目相信老药方:

有些人过分迷信老药方,认为这些药方经过长时间验证,一定有效。然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即使同样的病症,由于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不同,所需的药方也可能不同。因此,不能盲目套用老药方。

忽视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对其疗效有很大影响。有些中药需要久煎才能充分释放其有效成分,而有些中药则不能久煎,否则会降低疗效。因此,在煎煮中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

认为中药可以随意与西药混用:

中药和西药在成分和作用机制上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不能随意混用。如果需要同时服用中药和西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忽视饮食禁忌:

在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有些食物可能会影响中药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服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服用滋补类中药时,应避免食用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等。

认为中药可以长期服用:

中药虽然可以调理身体,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中药可能会导致身体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加,同时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在服用中药时,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服用时间。

综上所述,食用中药时应避免以上误区,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安全。在服用中药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药师,以获取准确的用药指导和建议。

即将到来的秋季是养生的最佳时节,但进补时也要注意方法。秋季宜选择清补,避免过于滋腻的食物。同时,服用中药时也要注意忌口,避免影响药效。

传统中药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但在享受它们带来的健康益处时,请记得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自行用药的风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这些古老的智慧守护我们的健康,迎接更加充满活力的明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