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地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与传承地
客家地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与传承地
客家地区是客家民系主要的发源地及分布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等地。这里不仅是客家文化形成、传播与传承的“主产地”与中心地带,还是著名的侨乡,人文荟萃之地。
地理环境
客家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地貌以平原、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为主,大致的地形特征是东高西低,海拔大体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深圳、惠州、韶关中部、河源南部、梅州中部和赣州中部等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形,海拔在1000m以上的地区大部分位于闽西的龙岩市与三明市。
客家地区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三级阶梯中的东南丘陵地形区,区域内山脉由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组成,其中较为出名的有武夷山、九连山、齐云山、罗浮山、丹霞山等山峰。
经济发展
2021年,客家地区GDP合计55008.16亿元人民币,三大产业总产值分别为第一产业2465.79亿元、第二产业22375.57亿元、第三产业30166.8亿元,三大产业结构为4.48:40.68:54.84。深圳市以30664.85亿元的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位列上海和北京之后,排名第三。在2021年的经济运行统计当中,惠州市2021年GDP达到了4977.36亿元,位列客家地区第二。客家地区中GDP排名第三的是赣州市,在2021年全市GDP达到了4169.37亿元。
交通运输
客家地区公路里程达到13.25万公里。在客家地区众多铁路之中,对客家地区而言意义最为重大的就是赣深高铁。赣深高铁贯穿了客家地区,连接了客家地区南北两座重要的城市,途径了惠州和河源等地。赣深高铁的通车,可以促进客家地区内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拉进了不同客家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将客家地区紧密地联系起来。
机场方面,客家地区拥有1个4F级机场和6个4C级机场共7个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4F级机场,惠州平潭机场、赣州黄金机场、梅州梅县机场、韶关丹霞机场、三明沙县机场和龙岩冠豸山机场均为4C级的地区支线机场。6个支线机场与深圳机场能够在功能定位上实现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提升了客家地区整体的航空运输能力,在区域内实现了机场设施资源的合理分配。
人口民族
2021年,客家地区常住人口4750.04万人,户籍总人口数3787.5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928人/平方公里。深圳市是客家地区中常住人口数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常住人口数为1763.38万人,人口密度6484人/平方公里。赣州市是区域内户籍人口最多的城市,常住人口数也以867.76万人位列第二。
客家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以畲族、瑶族为主,畲族和瑶族都是客家地区世居的少数民族,赣州、惠州、河源、梅州、韶关、三明、龙岩等7个城市共有10个少数民族聚居地。
历史文化
客家民系也有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历史上的迁徙和僻处山地的环境条件,使得客家民系形成了带有中原文化色彩的又有自己特色的客家传统文化。除了客家文化以外,客家地区还有广府文化、潮汕文化、闽南文化。也得益于这样的条件,使得客家文化有机会和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各自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
中国客家分布
据统计,全球约有 8000 万客家人。其中约 5000 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等 19 个省的 180 多个市县,仅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已达 2500 万左右,占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约 1500 万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等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客家分布
南洋:东南亚地区以马来西亚、印尼、缅甸、泰国、柬埔寨有较多客家籍居住。
南亚:以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的西孟加拉邦、阿萨姆邦较多客家籍华人居住,尤以加尔各答市为最。
非洲:非洲华侨按总人口总量计,过半数都是客家籍,其原乡以今梅州或旧嘉应州为多。主要分布在毛里求斯、留尼汪、塞舌尔群岛、南非等国。
欧洲:欧洲客家籍华侨以英国、法国为多。
美洲:以牙买加、苏里南、巴拿马、乌拉圭、秘鲁、巴西等国为多,拉美客家华侨原籍多在归善,其多为旧惠州府府客家的后裔,其语言与中国大陆的惠阳话(即属于客语粤台片新惠小片)最为相近,接近粤语。
大洋洲:大洋洲客家籍华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大溪地(法属波利尼西亚),其原乡与拉美客家华侨一样,多来自旧广东的惠州府。
客家话
客家话,又称客话、客家语、客语等,以广东省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话为代表性客家语言,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或汉语方言),属于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客家话归属至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客家话地区主要集中在粤东、闽西、赣南交界的赣闽粤客家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台湾、马来西亚及一些华人社区。此语言被定名为客家话是20世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