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读《资治通鉴》笔记之八十二:刘邦与项羽的鸿门宴前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读《资治通鉴》笔记之八十二:刘邦与项羽的鸿门宴前奏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yinheyuedu.com/article/detail/47110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中,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建立了汉朝。这一历史事件中,刘邦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谋略起到了关键作用。《资治通鉴》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资治通鉴》卷第九记载了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从中领悟许多道理。原文如下:

有人劝说沛公刘邦道:“秦国的财富比天下其他地方多出十倍,地势险要。听说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让他在关中称王,如今要是项羽他们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占据关中这块地方了。可以赶紧派兵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的军队进来;再逐步征调关中的兵力来扩充自己的实力,抵御他们。”沛公认为这个计策不错,就听从了。不久项羽到了函谷关,发现关门紧闭。又听说沛公已经平定了关中,十分恼怒,就派黥布等将领攻破了函谷关。十二月,项羽进军到了戏这个地方。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把珍宝全都据为己有。”曹无伤想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项羽听后大为震怒,犒劳士兵,约定第二天攻打沛公的军队。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的兵力有十万,号称二十万,驻扎在霸上。范增劝说项羽道:“沛公在崤山以东的时候,贪财好色。如今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取用,妇女也没有亲近的,这说明他的志向可不小啊。我让人观望他那边的云气,都呈现出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象啊。赶紧攻打他,不要错失良机!”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向来和张良交好,于是连夜骑马赶到沛公的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他们一起送死啊!”张良说:“我是为韩王来护送沛公的。沛公如今有了危难,我若逃走就太不仗义了,不能不告诉他。”张良于是进去,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沛公。沛公大为吃惊。张良说:“您估量一下自己的士兵足以抵挡项羽吗?”沛公沉默了一会儿说:“本来就比不上啊。那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就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沛公说:“您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呢?”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他和我交游,曾经杀了人,是我救了他。如今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沛公说:“他和您相比,谁年长谁年幼?”张良说:“他比我年长。”沛公说:“您替我把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坚决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沛公。沛公捧着一杯酒向项伯祝酒,还约定和他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后,连极细小的财物都不敢靠近,登记了官吏百姓,封存了仓库,就是为了等待将军您的到来。之所以派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哪里敢反叛呢!希望您详细地向项羽说明我不敢忘恩负义。”项伯答应了,对沛公说:“明天可不能不早点亲自来向项羽道歉。”沛公说:“好的。”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中,把沛公的话全都报告给了项羽,并趁机说:“要是沛公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轻易进入呢!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道义的。不如就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

这段记载是鸿门宴的前奏,展现了各方势力在争夺天下过程中的权谋算计与利益博弈。刘邦一方试图占据关中以图发展,采取了守关拒诸侯等策略。项羽一方则凭借强大兵力,对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刘邦产生猜忌与愤怒,欲除之而后快。同时也体现了人际关系在局势发展中的作用,如项伯因与张良的私交,泄露重要军情给刘邦一方,改变了当时紧张对峙的局势走向。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在竞争环境中,要准确判断形势和自身实力。刘邦起初高估了自己守关拒敌的可行性,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羽的强大兵力和可能的反应,差点引发灭顶之灾,这提醒我们做事要周全考虑各种因素,不可盲目行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张良因早年救助项伯,在关键时刻得到项伯的通风报信和从中斡旋,为刘邦争取到了缓和局势的机会,所以平时要注重积累人脉,在危难时刻或许能靠这些关系化险为夷。为人处世要懂得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刘邦在得知项羽的愤怒和强大兵力后,迅速改变策略,放低姿态向项羽示好,通过项伯传递自己的诚意,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惨败,这告诉我们面对不利局面要及时调整策略,灵活应对,而不是一味强硬或逃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