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聚焦:南湖畔,戏剧艺术与城市文化双向奔赴!
《嘉兴日报》聚焦:南湖畔,戏剧艺术与城市文化双向奔赴!
以戏剧之名,以文化作魂,南湖畔掀起戏剧狂欢大幕,开启沉浸式"入戏"模式。5月25日上午,2024南湖有戏"惠·剧"展(以下简称"南湖惠剧展")在铿锵锣响中正式启幕,"怀揣江湖一梦"金庸演剧嘉年华在南湖畔精彩开演。
5月25日至6月4日,汇聚金庸演剧嘉年华、"南湖有戏"戏剧展、廿卌非遗戏曲叠加展、新时代主题戏歌精品大赏及联欢活动等7大主题单元,数十场演出活动……
本次南湖有戏"惠·剧"展以"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延续独特的艺术品牌风格,打造"春有南湖,秋有乌镇"和"大戏看北京,小剧看嘉兴"的新文化格局,探索戏剧艺术与南湖文旅相融共生的新路径。
南湖有戏"惠·剧"展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沉浸式戏剧,11天时间,邀全国剧迷一起入戏:可以是观看一场剧目演出、户外展演,也可以在街头邂逅一场武侠梦,抑或是听一场戏剧讲座,唱一曲戏歌。无论白天黑夜,室内室外,南湖都将有戏发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戏剧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入梦金庸演剧江湖 致敬武侠文学巨匠
"武侠梦照进现实啦。""这些人物、情节我都大致知道,第一次近距离看真人演。""哈哈哈改编得很有意思,我和孩子都觉得好看……"打破舞台边界、打破演员与观众的边界,让戏剧走进群众,让更多人感受到戏剧的魅力与城市的活力!
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少市民游客在南湖区与金庸剧里的"各路侠客"偶遇,体验了这一戏剧新潮的打卡方式。
千里烟波汇南湖,天南海北聚好戏。
"'南湖有戏,欢迎回嘉'不是一句口号,是真正落实还戏于民、惠及大众,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具体举措。"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剧作家羊驰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借南湖有戏"惠·剧"展开幕,我们用金庸演剧嘉年华来致敬这位世界级的武侠文学巨匠,也让我们的戏剧多一份活力元素,让我们的城市多一份色彩和情怀,让我们的内心深处多一份停留!期待南湖有戏,年年相"剧",努力办成全国叫得响传得开的人民喜爱的戏剧文化品牌。
今年是嘉兴人金庸诞辰100周年,"怀揣江湖一梦"金庸演剧嘉年华也是金庸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5月25日金庸演剧嘉年华首演现场,以金庸武侠世界为蓝本,天津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江苏常州大学表演系、上海锦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剧有Fan青年艺术剧团、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和嘉兴市海华武术馆6支演出团队轮番上台,以Character Play演剧(以人物驱动的剧本创作+角色扮演)的方式,带领大家入戏那个充满侠义、情仇、恩怨的江湖世界,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南湖天地、芦席汇、梅花洲……主场首演后,经拆分后的一个个精巧独立短剧以巡演的方式,在南湖区的街头巷尾与市民朋友进行了精彩互动。
"嘉兴人民、游客太热情啦!"《笑闹江湖·西域圣火令》载歌载舞的表演令人耳目一新,所到之处围观群众纷纷驻足观看。该剧编导王崇昕带着新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的大学生演员们远道而来,他介绍,演员扮相都是金庸武侠里面的西域人物。"我们是远在戈壁滩沙漠边上的这样一群人,都是第一次来嘉兴,江南风光果然无限好,这次在革命圣地南湖之畔表演特别有意义,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我们嘉兴人演绎嘉兴人的故事再贴切不过了。"嘉兴市海华武术馆酣畅淋漓的表演,占据了合影C位。该馆副馆长韩佳蓓介绍,这次的剧目包含醉仙楼十八年之约、黑风双煞铜鼎之战等情节,为全新创作全新演绎,服化道做了精心升级,凝结了多方心血,"像道具铜鼎专门找了定制亚运会道具的老师,演出服装是跟嘉兴大学服装设计系进行了产学研碰撞,把非遗带进校园,剧本专门请教了嘉兴知名的'金学'研究者袁斐老师,进行了改编创作……"
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交相辉映,中国戏曲美学奠基人王国维、中国话剧先驱者李叔同、莎士比亚剧作翻译家朱生豪、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文化名人群星闪耀,南湖惠剧展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机。
十台口碑好剧上演 戏剧飓风席卷禾城
"怀揣江湖一梦"金庸演剧嘉年华如一股"热气旋",上周末,口碑力作·话剧《威廉与我》、开启超时空对话·儿童剧《米小圈之李白白不白》《红船星河》、经典越剧《五女拜寿》等火热接力,让南湖畔升级刮起戏剧飓风。
5月23日晚,作为南湖惠剧展特别活动之一,羊驰带来的《莎士比亚教我们奇思妙想》主题分享让不少市民朋友对文豪莎士比亚有了更立体的了解。"我是听了羊驰老师的讲座推荐后,特别感兴趣,立马在大麦网上买了票。"市民张女士和家人、朋友观看了5月25日晚《威廉与我》的首场演出,她感慨,"整整三个小时,四位演员轮番担任不同的角色,一人分饰多角,分别演绎了威廉·莎士比亚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人生阶段,以及莎士比亚家人、大主教、伊丽莎白一世等等二三十个角色。全场丝滑无卡顿!精彩!佩服!"
"中国莎士比亚翻译第一人朱生豪是我们嘉兴人……"因为听了讲座,她小声、头头是道地与朋友——加拿大籍华人Gary科普起来,眼中难掩自豪。Gary在嘉兴待了十来年,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嘉兴大剧院,"之前我看一些话剧、音乐剧等都是去上海,去年开始陆陆续续有一些大戏进来了,嘉兴真是越来越有品味了。"
打造"南湖有戏"IP,让戏剧艺术与城市文化发生更多关联,南湖畔更多的戏剧人才、优秀剧目正在孵化成长,舞台艺术、戏剧艺术之花正在这里悄然绽放。
"飞啊飞啊,穿梭在时间的长河里,飞啊飞啊,寻找那曾经的回忆;红船啊红船啊,带领我们一直向前,历史中有我们要的答案……"大型原创儿童剧《红船星河》在去年10月成功首演,并在南湖区多个学校进行巡演,在嘉兴赢得了一批拥趸。上周末,《红船星河》在秀湖音乐厅、南湖革命纪念馆进行了复演,不少小观众已能跟着副歌轻轻和。
今年,菱娃少儿艺术团的成立、招募,为《红船星河》多个角色注入新鲜血液,如主角"欣欣"由王梓轩、范澍泽两位男生担任A、B角,在代代演剧传承中切实推进戏剧进校园等艺术教育工作,也为国内的红色教育提供了寓教于剧、寓教于乐的全新典范。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已入选"戏剧中国"2024年度优秀剧目展演,并将于6月3日赴北京天桥剧场展演。
去年《米小圈上学记》赢得了嘉兴观众的满堂彩,今年《米小圈之李白白不白》再度点燃了嘉兴观众的观演热情;今年也是嘉兴剧作家顾锡东的百年诞辰,其创作的越剧经典名作《五女拜寿》吸引了大量戏迷慕名前来……
作为重头戏的"南湖有戏"戏剧展,本周,看演员郭笑"一人独挡千军万马"演出·独角戏《象棋的故事》、北京口碑爆棚·话剧《契诃夫的餐桌》、经典越剧《梁祝》、新编武侠越剧《鹿鼎记》、音乐剧场《广陵绝响》和本土原创话剧《清风竹韵高以永》将继续送上艺术盛宴,让观众们过足戏瘾。
多元大赏高潮迭起 破题文旅深度融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场场充满传统韵味、洋溢时代气息、彰显文化品位的饕餮盛宴,必将成为一场场全景式、立体式、爆发式的南湖文旅强势推介会。
"通过'南湖有戏'品牌的打造,走进群众、走进百姓,来丰富嘉兴戏剧文化发展。希望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培育,让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来到嘉兴看戏,看看嘉兴这座美丽、文明的城市,进一步带动文旅市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晓燕也是嘉兴人,曾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一员,致力于戏剧艺术推广的她持续关注着家乡发展。
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昆曲……今年,廿卌非遗戏曲叠加展将特邀来自全国的10个非遗剧种带来传统非遗戏曲盛宴,南腔北调,大梦一场。值得一提的是,下周末恰逢"六一"儿童节,6月1日—2日,嘉兴市戏剧家协会推选的少儿戏曲《金荷戏韵》将倾情加盟,和廿卌非遗戏曲叠加展一起陪伴小朋友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
不同于其他地区非遗类表演的剧场式、舞台式呈现,廿卌非遗戏曲叠加展将在南湖区内南湖天地、梅花洲、芦席汇等各景点借景成台,以景为台进行展演,让传统戏曲与南湖美好的景致相依相伴,营造浓郁的戏剧文化氛围,为观众和游客带来美好的文化享受。
同时,南湖戏曲家协会将牵头举行本地越剧团专场演出,并邀请小百花越剧团来南湖演出交流,进一步弘扬传承非遗戏曲文化。
(资料图)
致力于将戏歌打造成为惠剧展的新标识、新亮点,新时代主题戏歌精品大赏及联欢活动将隆重举行。"这将是一场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戏歌汇展盛典,将是一簇戏曲名家与南湖本土文艺工作者共同演绎的新时代壮歌,将是一次对嘉兴观众进行戏歌艺术普及、真正做到'与民同乐,戏剧同行'的有益尝试,将是又一幅美妙新颖的、由高品质戏歌艺术精心搭建的南湖图景!"中国戏剧文学学会荣誉会长、党支部书记李东才表示。
戏歌精品大赏的两场活动将在焕新后的536艺术空间(中山电影院)和秀丽的南湖天地举行。参演者包括程桂兰、李佩泓、杨少彭、刘丹丽等八位国家一级演员,含四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阵容十分强大。其中的《南湖美》和《梨花颂》两首作品,还将由特邀艺术家与本地两百人的合唱团队共同演绎联袂呈现。
嘉兴大剧院、嘉兴文化艺术中心秀湖音乐厅、536艺术空间(中山电影院)、南湖天地南湖发布厅、南湖区图书馆报告厅、梅花洲景区良仓Livehouse……可以看到,惠剧展也串联起了禾城星罗棋布的剧场、艺术空间,市民、游客还可以集章打卡这些点位,在畅游禾城的同时,赢取演出门票、文创好礼。
"嘉兴人民还是挺幸福的!"上海市民宋闫岩上周末带着家人自驾来南湖景区游玩,被南湖畔艺术氛围感染,错过部分演出的他打算下个周末再过来,"坐游船上了湖心岛,除了红船、烟雨楼,印象深刻的是,数百年的银杏树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
有"戏"有"聚"有腔调,有"品"有"味"有机遇,南湖畔,戏剧艺术渐枝繁巢暖,引凤来栖,撬动着文旅融合的繁荣发展。
图片由南湖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