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寒假“收心”指南,这样帮孩子调作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寒假“收心”指南,这样帮孩子调作息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6566096_121124337

寒假即将结束,孩子们也将迎来新学期。但许多孩子在假期中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如何帮助孩子调整作息,避免晚睡晚起呢?本文将从应避免的误区和具体调整方法两个方面,为家长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应避免的误区

1.强制要求与心理抗拒

许多家长在假期快结束时,会突然要求孩子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睡觉。这种“急刹车”式的调整方式往往会让孩子感到极度不适应,甚至引发抵触情绪。当家长反复强调晚睡的坏处或强制要求孩子早睡时,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更不愿意配合。

2.忽视环境与暗示效应

如果家长在孩子睡觉前仍然保持家庭环境的嘈杂,如看电视、聊天等,孩子很难进入睡眠状态。此外,如果卧室的光线过强、温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一个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可以向孩子传递“该睡觉了”的暗示,而嘈杂的环境则会传递相反的信号,让孩子难以放松。

3.忽视心理需求与心理安全感

孩子晚睡可能是因为心理上的焦虑或不安,如对开学的恐惧、对假期结束的不舍等。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孩子可能会在开学后出现情绪问题,影响学习和生活。

如果逐步调整好了不晚睡,正常起床也就基本可以了。

如何帮助孩子调整作息

1.优化睡眠环境与心理暗示

在孩子睡觉前,家长可以营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例如,把灯光调暗,关闭电视机,减少噪音干扰。可以使用遮光窗帘等辅助工具,帮助孩子放松身心、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这种环境的调整可以向孩子传递“该睡觉了”的暗示,帮助他们更好地放松。

2.建立睡前仪式与条件反射

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仪式,如洗澡、换睡衣、听舒缓音乐、阅读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为入睡做好准备。从心理学角度看,固定的睡前仪式可以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让孩子在这些活动后自然产生困意。例如,每天晚上8点开始,让孩子进行洗澡、刷牙等准备工作,然后一起读一本有趣的睡前故事书,最后在舒缓的音乐中入睡。

3.渐进作息调整与心理适应

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较晚的入睡时间,可以每天提前15分钟,慢慢调整至理想的睡觉时间。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更好地适应变化,减少不适感。例如,如果孩子平时晚上11点睡觉,可以先调整到10点45分,然后逐步提前到10点30分,直到达到理想的9点或9点半。

4.引导健康习惯与行为塑造

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从而影响睡眠。建议在睡前一小时禁止使用电子产品,包括电视、平板电脑和手机。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非电子的活动,如拼图、绘画、阅读等。这有助于孩子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家长可以通过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5.增加日间活动与心理放松

确保孩子白天有足够的体力消耗,如户外运动、骑自行车或游泳等。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在晚上更快进入深度睡眠。例如,每天安排30分钟到1小时的户外活动,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尽情玩耍,消耗多余的能量,这有助于孩子在晚上更好地放松,更快地入睡。

6.关注心理需求与情感支持

在调整作息的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开学的担忧和期待,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上一学期的收获和进步,展望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让孩子对开学充满期待。

7.以身作则与榜样示范

家长自己也要调整作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如果家长自己都在熬夜娱乐、看手机,孩子肯定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到了睡觉的点,家长要马上关掉电子产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并且坚持下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8.保持耐心与心理激励

在孩子调整作息的过程中,家长要保持耐心和理解。孩子可能会在调整过程中出现一些反复,如偶尔睡懒觉或晚上难以入睡。这时,家长不要过于严厉地批评孩子,而是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逐步适应新的作息规律。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内在动机。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寒假尾声平稳地调整作息,顺利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重要的是,家长要以理解、耐心和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