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祛湿指南:从内湿到外湿的全面调理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祛湿指南:从内湿到外湿的全面调理方案
引用
红网
1.
https://moment.rednet.cn/content/646945/53/14641535.html
湿邪属外感六淫之一,体内湿气郁滞,停聚局部,导致脾失健运,引发精神不振、头重如裹、四肢沉重等症状。中医认为,湿邪有内湿、外湿之别,虽产生原因不同,但常相互影响。
湿邪产生原因
内湿
饮食不节,诸如嗜食甘甜、过量饮酒、饥饱无常或贪凉饮冷,均易损伤脾胃。脾胃受损,水液运化、代谢和输布功能失常,湿从内生,聚为湿邪,是为内湿。内湿的形成除脾胃因素外,还与肺、肾的功能异常有关。
外湿
长期阴雨、久居湿地,或常冒雨涉水、从事水中作业,以及汗后未及时更换衣物等,皆可能使外界湿气侵袭人体。
中医治湿六法
化湿、利湿、渗湿、燥湿、收湿、胜湿,是中医治湿的常用六种方法。
- ①化湿:常用佩兰、藿香、白豆蔻、炮姜等芳香化秽的药物;
- ②利湿:常用白术、茯苓、茵陈等利尿行水的药物;
- ③渗湿:常用薏苡仁、猪苓、地肤子等促进代谢的药物;
- ④燥湿:常用苍术、厚朴、黄柏、桂枝等温和燥化的药物;
- ⑤收湿:常用如海螵蛸、黄柏等收湿生肌的药物;
- ⑥胜湿:常用防风、白芷等袪风散邪的药物。
湿气重的人分为湿热体质和寒湿体质。湿热患者多伴有皮肤油腻、尿频、尿急、尿黄等表现;寒湿患者多伴有畏寒、腹泻、小便清长等表现。体质不同,治法不一,需辨证治疗。
中医外治祛湿
- 艾灸:寒湿患者可艾灸足三里、关元、命门、中脘等穴位,每天15-20分钟,温阳散寒,祛除湿气;湿热患者可艾灸曲池、合谷、阴陵泉、丰隆等穴位,每天5-8分钟,清热利湿,艾灸时间不宜过长。艾灸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艾灸后不要立即洗澡或吹冷风。
- 穴位按摩:寒湿患者可按摩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湿热患者可按摩曲池、合谷、阴陵泉、太冲等穴位。每天每穴位按揉5分钟,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
- 足浴:寒湿患者可用生姜(3-5片)、艾叶8g、花椒10g泡脚;湿热患者可用黄柏10g、苦参10g、薏苡仁20g煮水泡脚。水温宜40℃左右,泡15-20分钟,泡脚后及时擦干,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生活调理
- 药膳茶饮:寒湿患者应以温阳化湿为主,服用如生姜红糖茶、陈皮普洱茶等温中散寒、健脾化湿的茶饮。生姜红糖茶:生姜3片、红糖适量,热水冲泡。陈皮普洱茶:陈皮10g、普洱茶适量,热水冲泡。湿热患者应以清热化湿为主,服用如荷叶茶、薏米红豆茶等清热利湿、健脾祛湿的茶饮。荷叶茶:荷叶3g,煮水饮用。薏米红豆茶:薏米10g、红豆10g,煮水饮用。
- 运动:寒湿患者锻炼强度应循序渐进,先从八段锦、太极拳或散步等温和的运动开始,每天坚持15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促进气血运行,驱散寒湿。湿热患者锻炼强度可适当加强,可快走、跑步或游泳等,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增加排汗,排出体内的湿气和热气。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中医,由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规划综合处编辑整理。
热门推荐
原神须弥剧情深度解析:纳西妲与散兵关系发展背后的逻辑
指套牙刷、方向盘笔,监狱犯人的生活用品,为什么长得这么奇怪
广西8城入选2024年全国水质排名前30 柳州连续5年蝉联水质冠军
美国研究型大学高峰体验课程对我国大学本科实践课程的启示
告别脏乱湿,打造理想卫浴空间,干湿三分离设计要点全解析
南华郑和研究重大发现——咸阳王后裔世居镇南
从五个维度,探索“AI”与《易经》的惊奇
《闪灵》镜头分析:如何用视觉语言打造恐怖氛围
拔罐的时间长度因人而异:了解个体差异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6 个迹象,表明肌肉正在加速生长
5个健康烹饪小技巧,助力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伊金霍洛旗: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嗜甜注意!多吃糖对脑部的5大影响
乒乓球基础步法的练习顺序,从小碎步单步并步到交叉步都不能少
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人生八阶段理论)
佛山文旅景点探索“文旅+”多业态融合
做增长只能上新功能?不如从旧功能里挖宝藏
如何自己动手组装电脑步骤详解
合同上电路改造:确保电路安全与可靠的关键步骤
“跟着哪吒去旅游”:影视IP赋能文旅踩上“风火轮”
择日的一般步骤及核心内容解析:于都杨公风水详解
高铁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别着急,试试这样做
泰山退赛亚冠乱套了!重算积分榜海港成赢家,反超1队跻身晋级区
Flexbox 左对齐居中
今日立春:被遗忘的春神,不可遗忘的立春传统礼俗
西安六大室内场馆推荐:阴雨天游玩好去处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的功效有哪些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健康管家”!南昌高新区多举措加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
养花必读:如何判断和调整土壤酸碱度
电动车挑选电池,哪一类电池的寿命更长?答案来了,总共可分6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