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哪吒去旅游”:影视IP赋能文旅踩上“风火轮”
“跟着哪吒去旅游”:影视IP赋能文旅踩上“风火轮”
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不断缔造中国电影新纪录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其文化影响力也迅速外溢至文旅领域,形成了“跟着哪吒去旅游”现象。
多地景区通过挖掘哪吒传说与本地文化资源,推出主题旅游项目掀起打卡热。
其实,影视IP带来泼天流量让中国文旅市场踩上“风火轮”已经不是新鲜事,各地正在积极探索从“流量”到“留量”的破局之路,实现接住短期流量爆发与长期文化价值的双重收益。
与哪吒有关的文旅产品不出意外地火了
《哪吒2》在银幕上爆火的同时,不出意外地,“跟着吒儿去旅游”成为热门出游方式,也带火了国内多地和哪吒有关的旅游景区。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自《哪吒2》电影上映以来,“哪吒”相关的酒店、景区等旅游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
近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哪吒文化之乡”的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哪吒行宫”景点工作人员一直处于忙碌之中。自电影《哪吒2》火爆出圈后,景区客流量显著增长,尤其是“哪吒行宫”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据了解,“哪吒行宫”单日游客最高峰值约8000人次,日均游客为4000人次。截至目前,“哪吒行宫”已累计接待游客较往年同期增长了近300%。
“哪吒行宫”抓住机遇,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电影名场面,并开发“灵珠觉醒”剧本杀线路。景区还与高校合作复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让游客体验“乾坤圈锻造”非遗工艺。
“哪吒”效应明显,飞猪数据显示,电影上映后宜宾旅游搜索量环比增长225%;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在“哪吒”主题景区密集的宜宾市,酒店量价齐升,订单量和客单均价相比上年同期增长近30%,汇集了哪吒行宫、哪吒文化体验馆、哪吒欢乐世界等“哪吒”主题景区的翠屏区酒店预订量增长34%。
被《哪吒2》带火的还有坐拥陈塘庄、哪吒小镇两大“哪吒”主题景区的天津河西区,当地的陈塘庄地区地处渤海之滨,也一直流传着哪吒闹海的传说。
数据显示,2025年2月河西区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60%,周边文创产品销售额增长200%。天津以“哪吒闹海”传说为核心,结合地理特征打造主题线路,河西区推出陈塘关遗址体验区,游客可参与互动演出、主题展览,甚至体验“闹海”水上项目。
在河南南阳西峡县哪吒庙景区,首创“封神宇宙”实景演出,将道教仪式与VR技术结合,游客可化身“封神榜”角色参与剧情。景区周边配套建设“混元珠”温泉度假村,形成“日游夜憩”闭环消费模式,当地酒店在2月份第一周的预订量环比增长近100%。
不仅如此,《哪吒2》导演饺子是四川人,制作方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公司门口也成为了热门打卡地;电影里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哪吒闹海》的影子,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展区,连日来游客成倍增长;在河北博物院,馆内的镇馆之宝“错金铜博山炉”,因为与《哪吒2》电影中“七色宝莲”的造型非常相似,“错金铜博山炉”也受到了很多游客和市民朋友的喜爱,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拍照打卡。
电影周边玩具也受到影迷抢购,作为获得该电影周边玩具的授权生产制造商,位于湘潭综合保税区的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正全力以赴投入生产供应市场,生产车间也是一派火热。
《哪吒2》有多火?记者了解到,似乎跟哪吒没关系的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也新鲜出炉了超长哪吒涂鸦墙。这一面长达30米的围墙,被南岭村特邀画师精心绘制成哪吒超长墙绘:哪吒、敖丙、殷夫人、土拨鼠、申公豹、无量仙翁等角色栩栩如生,成为周边地区哪吒迷的新热门打卡地。
随着哪吒热兴起,白云区有关部门也在挖掘整理民间“哪吒”文旅资源。每年农历三月初六,白云区人和镇汉塘村的村民都会举办盛大的“哪吒诞”为哪吒庆生。
该村长辈介绍,“哪吒诞”是该村每年最重要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在白云区永平街东平马市岭自然村有一座清代风格建筑,被人们称为“哪吒宫”,为第二批白云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借助《哪吒2》的热度,新颖的文旅消费场景与模式层出不穷,“影视IP+文旅”联动,激发出文旅产业的蓬勃活力。
影视+文旅已成为市场爆火密码
近年来,中国文旅产业与影视作品的联动在文旅市场已形成有一定成熟度的模式,并成为市场重要的爆火密码,造就了中国文旅市场不少成功案例。
2023年开年大剧《狂飙》播出,广东江门市蓬江区三十三墟街设置“强哥猪脚面”打卡点,推出“扫黑除恶”主题密室逃脱,当年“五一”假期游客量突破历史峰值。
受《狂飙》的影响,2025年春节假期,江门市蓬江区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总接待人次超过了25万人次,缤纷的民俗文化活动、火爆的文旅消费场景更是展现出蓬江日渐“出圈”的影响力。春节期间,全区四大酒店平均入住率约80%,到江门“狂飙”,已经成为不少游客到江门旅游的重要驱动力。
《狂飙》带来的热潮,并不是江门第一次与影视作品联动获得好成绩。早在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就让开平碉楼借“鹅城”之名火爆一把,当地开发民国主题剧本杀,还原黄四郎宅邸宴席场景,配套“马拉火车”观光轨道,带动周边民宿集群发展。
作为侨都,江门的侨乡文化借力影视化获得进一步扩大影响的“新生”:赤坎华侨古镇,它有着全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业态也在持续丰富,以浓郁侨味吸引八方游人;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元的展示方式,入选全国热搜百强博物馆;在“侨批档案馆”体验区,游客可撰写电子侨批发送给亲友,进一步强化文化认同感。
重庆武隆景区,2006年通过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天福官驿复建项目,开创影视实景留存先例,通过定期举办古装实景剧《驿站》,将短期热度转化为持续吸引力。2014年,更是借助国际大片《变形金刚4》进行了本土化嫁接,天生三桥作为机械恐龙对战场景,推动武隆从偏远山区景区跃升为5A景区。景区保留擎天柱雕塑,开发“能量晶体”主题步道,年接待量从30万增至500万人次。
重庆武隆还试点“数字孪生景区”,游客可通过脑机接口设备体验《变形金刚》电影场景。不仅如此,武隆将《变形金刚》IP扩展至研学领域,开设地质科考课程,联合中科院发布《喀斯特地貌演化白皮书》。
在海外游客中知名度极高的湖南张家界,2023年海外游客占比提升至15%。2010年,乘着大片《阿凡达》引发的热潮,张家界景点乾坤柱更名“哈利路亚山”虽然引发争议,却带来极高的国际关注度。
此后,通过技术赋能,体验场景的持续迭代,景区引入悬浮山全息投影、纳美族妆容体验等项目,还引入元宇宙剧场,游客可定制专属阿凡达形象参与沉浸式剧情。作为1986年版《西游记》取景地,金鞭溪打造“取经之路”AR导览系统,游客扫描特定点位即可观看经典片段,实现怀旧情怀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2024年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为山西应县带来了泼天流量。当地崇福寺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复现游戏战斗场景,应县木塔开发“斗战胜佛”光影秀,使传统建筑吸引年轻客群,2024年暑期游客中“Z世代”占比达47%。
可以说,通过不断的技术赋能创新体验,影视+文旅深度融合后将文化内核转化为可持续的体验价值,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