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鳕鱼」都适合给孩子吃!7种鳕鱼营养PK,值得买的是…
不是所有「鳕鱼」都适合给孩子吃!7种鳕鱼营养PK,值得买的是…
市面上常见的"鳕鱼"种类繁多,从真鳕鱼到银鳕鱼,再到各种所谓的"深海鳕鱼",究竟哪种才是真正的鳕鱼?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又有何不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到底什么是"鳕鱼"
一旦谈到鳕鱼,就先得问一个非常扎心的问题,你买的真的是"鳕鱼"吗?
要知道可能有几百个种类的鱼都和"鳕"沾边,有的是分类上属于"鳕"的,有的分类上是"鳕"的近亲或者远亲,有的分类上和"鳕"根本不沾边但是名字里非要带上"鳕"……
是不是已经晕了?
我搜了一下电商平台上常见的和"鳕"有关系的产品名,主要有银鳕鱼、扁鳕鱼、白鳕鱼、黑鳕鱼、南极鳕鱼、深海鳕鱼等,给大家翻译翻译这都是什么鱼:
(其实还有一些也跟"鳕"沾边的鱼,但是国内市场少见,我们这里略去不提)
真鳕鱼
一般来说只有鳕属的才被认为是真正的鳕鱼,也就是表格中最开头标了背景色的那三种。
其中大西洋鳕鱼和太平洋鳕鱼是老牌真鳕鱼,名字带"Cod"。
大西洋鳕鱼(Atlantic cod)
作者:Hans-Petter Fjeld
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
黄线狭鳕曾属于狭鳕属,但后来研究发现它实际上与大西洋鳕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近年被改入了鳕属,现在也是真鳕鱼了,但英文通用名"Pollock"已经约定俗成就不会变了。
它还有一个别名是"明太鱼",是很多蟹棒、仿真蟹肉、仿真龙虾肉的原料,国内日料店的蟹柳寿司很多也是用的它。
一款仿制龙虾肉,主要原料是明太鱼
半真半假
但实际上大家常常买到的是"银鳕鱼",而"银鳕鱼"也不止一种。
一个是被商家叫作"阿拉斯加银鳕鱼"或者"阿拉斯加黑鳕鱼"的裸盖鱼,肉质细嫩,吃起来有奶油香气,大家心目中对鳕鱼的印象大概率来自于它。
另外还有一种被叫作"法国银鳕鱼"或者"南极银鳕鱼"的犬牙鱼,有时候也以"智利鲈鱼"的名字销售。
它俩一个是鲉形目的,一个是鲈形目的,都跟鳕形目没什么关系。
来自电商平台商品配图
人人喊打的假货
上面这些还算半真半假,其实国内市场也基本认可它们都是鳕鱼了,但"油鱼"就是真正臭名昭著的假货了。
"油鱼"以容易引发社死(放屁崩油和肛门流油)而出名。这种鱼大量含有人体不能消化的蜡酯,食用后囤积在直肠,导致胃肠痉挛、排油性腹泻等不良症状,多用来提炼工业润滑油,而不是食用。不少国家还把它列入禁止进口名单。
另一个就是所谓的"深海鳕鱼片"、"深海鳕鱼排"很多是用一种叫细鳞壮鳕的鱼冒充的,虽然被美称为俄罗斯深海鳕鱼,听上去很高级,但这种鱼肉质软烂、水多蛋白少、营养价值低,产量很大但卖不出去。并且它是深海掠食鱼,积累汞的风险也较高。
这就是细鳞壮鳕,长得很吓人的,生活在深海,可以长到2米以上那么巨大
作者:Haplochromis
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
一款"深海鳕鱼片"产品,配料写明了就是细鳞壮鳕,自己也标了蛋白质含量仅7%,而大部分食用鱼类都在15%-20%
怎么分辨?
看价格?
不行。
实际上"真鳕鱼"未必贵,"假鳕鱼"未必便宜。
比如"真鳕鱼"太平洋鳕鱼,产量大、口感差,在我国的渤海和黄海也有捕捞,在我国渔民眼里属于低等鱼(俗称"大头鱼"、"大头腥"),价格低廉。
而裸盖鱼,反而因产量小,口感好,实际上更贵些。
看外形?
不行。
除非是真正的行家里手,不然对着一堆鱼片谁能分得出来。
所以只能寄托于商家说真话,在包装上自己标明了品种,目前也没有更好的辨别方式了。
我们暂时也只能接受这几种名字都带"鳕"但是分类各不相同的的鱼在市面上共存,同时选择比较可靠的渠道商。
接下来说说它们的营养价值吧。
哪种"鳕鱼"营养更好呢?
前面说的假货——油鱼和细鳞壮鳕在国内外都根本不算是正经的食用品种,所以营养数据也几乎没有。
真鳕鱼(大西洋鳕鱼、太平洋鳕鱼、明太鱼)以及犬牙鱼(法国银鳕鱼)、白鳕鱼都是高蛋白且低脂肪的鱼。
由于脂肪含量低,其中EPA、DHA的含量自然也高不到哪去(毕竟它俩属于脂肪酸),比起我们之前介绍的三文鱼(EPA、DHA都超过1000mg/100g)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点这篇回顾:这5种淡水鱼值得多吃!高DHA、EPA,好买又便宜
而裸盖鱼(阿拉斯加银鳕鱼)的脂肪含量较高,EPA、DHA含量在各种"鳕鱼"里是最优秀的。
扁鳕鱼则由于产地的不同而营养成分相差较大。
这些鱼都能给大家提供不少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一些B族维生素以及在食物中少见的维生素D,即使EPA、DHA含量不突出,也还是有吃的价值的。
但还要考虑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鳕鱼真的适合给孩子当辅食吗?
尽管大量商家宣传"鳕鱼"适合给宝宝吃,其实有的品类汞含量并不低。
由于汞对婴幼儿以及儿童的伤害更大,建议孕期、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避开高汞鱼类。一般来说越是食肉、体型大、寿命长的鱼越容易在体内积聚更多汞。美国FDA在2021年刚更新过上述人群鱼类选择的建议:
可以看出真鳕鱼(Cod)、明太鱼(Pollock)、白鳕鱼/无须鳕鱼(Hake)都是属于"最佳选择"(Best Choices)一栏的,也就是每周可以吃2-3份。
而两种银鳕鱼:裸盖鱼(Sablefish)和犬牙鱼(Patagonian toothfish/Chilean sea bass),以及扁鳕鱼/冰岛鳕鱼(Halibut)则是"好选择"(Good Choices),孕期和哺乳期女性一周只推荐吃1份,也肯定不适合给孩子做辅食天天吃。
裸盖鱼(Sablefish),属于深海捕食鱼类,捕食范围包括太平洋鳕鱼,还有鲱鱼、鱿鱼、鳞虾等等
图片来源:http://www.photolib./about.html
相比来说做熟的三文鱼更适合用来给孩子补EPA和DHA。
最后提醒大家,买鳕鱼的时候要多多留意产品信息。比如下面这个商家卖的鳕鱼是裸盖鱼(他们叫阿拉斯加黑鳕鱼),先是宣传EPA+DHA比别的鳕鱼高,这算是合理的。但是接下来又拿出FDA的表格说"Cod"属于"最佳选择",所以这鱼可以天天给孩子吃,这就不对了,裸盖鱼应该对应表中的"Sablefish"。
总结
裸盖鱼的EPA和DHA含量高,口味也好,但是有一定的汞积累风险,一周顶多给孩子吃一次。
大西洋鳕鱼、太平洋鳕鱼、明太鱼高蛋白、低脂肪,汞风险较低,给孩子吃也不错,但是EPA和DHA含量其实很一般,不必当成高级补品看待。
用细鳞壮鳕做的"深海鳕鱼排"营养价值低,不推荐买。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