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河畔的菏泽新篇:从滩区迁建到产业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河畔的菏泽新篇:从滩区迁建到产业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dzplus.dzng.com/share/general/0/NEWS1957972DEDBLNBTLIYAR

菏泽,这座与黄河有着千百年渊源的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菏泽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展现出勃勃生机。


魅力菏泽城。(摄影:李保珠)

产业转型: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

郓城县在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领域的项目进展令人瞩目。投资90亿元的大唐电力示范项目创造了“四个世界之最”,而投资102亿元的旭阳尼龙66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推动传统焦化向高端新材料转型。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泰和纺织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产能提升。企业新扩建二期项目,总投资达3亿元,新上170台套先进设备,数智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效提高60%,产能提高30%。

郓城县还积极推进玻璃产业绿色转型,累计投入10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建成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实现“超超低”排放。

乡村振兴:滩区迁建带来的新生活

鄄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让4.1万名滩区群众告别了旧村庄,喜迁新居。六合新村作为代表性新村,不仅建设了二层小楼,还配套了学校、超市、卫生室等公共设施。

滩区迁建后,当地产业发展也迎来新机遇。陈佰光的黄桃种植规模从100亩扩大到上千亩,合作社黄桃种植总面积达到2000多亩,每年带动300多人就业。六合新村还引进地毯、人发、家纺加工等产业,实现集体增收和群众就业双赢。

文化传承:黄河文化的创新与弘扬

郓城县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研学活动,每年接待参观者超过2万人。同时,通过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等活动,普及文博知识,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

东明县则打造了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高村黄河文化苑等自然人文景观,进一步擦亮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品牌。

生态保护:打造黄河生态名片

菏泽市着力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包括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单县浮龙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擦亮“黄河入鲁”品牌。


黄河岸边银杏林美景如画。(资料片)

特色产业:牡丹经济的蓬勃发展

菏泽牡丹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牡丹区通过建设温室大棚、运用催化技术,实现了“花随人意四季开”。2024年春节,全镇花农销售牡丹催花30多万盆、4000余万元;销售牡丹种苗超300万株、1亿多元。

牡丹区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发展到100余家,研发生产牡丹产品260余种。牡丹区皇镇街道办事处种植牡丹芍药1.6万亩,年销售额在3.5亿元左右,种植户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

结语

菏泽,这朵在坚韧中成长的“黄河之花”,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