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出现成片紫红色丘疹,要小心过敏性紫癜
皮肤出现成片紫红色丘疹,要小心过敏性紫癜
近日,一位家长带着9岁孩子就医,发现孩子双腿出现紫红色皮疹,且伴有腹痛等症状,经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这种疾病虽然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过敏性紫癜的症状、诊断和治疗要点。
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因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出现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并可同时出现皮肤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
典型表现
多数过敏性紫癜患者发病前1~3周会出现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根据症状、体征不同,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单纯型: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形成瘀斑;主要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和臀部。
腹型:除皮肤紫癜外,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常呈阵发性绞痛,且伴恶心、呕吐、腹泻及血便等症状。
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常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呈游走性,反复发作;多发生于膝、踝、腕、肘等大关节,经数日而愈,不遗留关节畸形。
肾型:是最严重的类型。患者多在紫癜发生后1周出现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而演变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甚至肾衰竭。
病情预警——这四种情况需要警惕
黑便:如果发现大便发黑,一定要做粪便隐血试验,以排除消化道出血。
血尿:如果发现小便发红或尿血,说明过敏性紫癜已累及肾脏,需要及时治疗。
腹痛剧烈:如果腹痛剧烈,需要注意是否存在肠套叠、穿孔或梗阻。
新的紫癜:如果反复出现新的紫癜,提示病情没有完全控制,需要注意是否病因未除。
需要做哪些检查
- 血常规
- 凝血功能测定
- 尿常规
- 粪便隐血试验
-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如何治疗
消除致病因素:清除感染病灶、避免接触可能致敏的食物或药物、驱除寄生虫等。
一般治疗:①抗组胺药,如阿司咪唑、氯苯那敏等;②改善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曲克芦丁及静脉注射钙剂等。
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对症治疗:腹痛较重者,可行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口服/皮下注射;关节疼痛者,可酌情使用镇痛药;伴呕血、血便者,可使用奥美拉唑。
其他治疗:上述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或短期内反复发作者,可酌情使用免疫抑制剂、抗凝治疗及中医药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哪些人易患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
得了过敏性紫癜是,还能吃鱼、肉、蛋、奶等食物吗?
过敏性紫癜的致敏因素较多,其中部分是对食物过敏,特别是对异性蛋白过敏,目前无法准确确定过敏原。鱼、肉、蛋、奶含蛋白质较高,并且为异性蛋白,因此发病时最好减少或暂停对以上食物的摄入。
过敏性紫癜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干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诱发或加重感染;大剂量应用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长期应用可引起骨质疏松、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由于过敏性紫癜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小、疗程短,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小。
过敏性紫癜能治好吗?
多数患者呈良性、自限性,病程多在2周左右,但也有反复发作或迁延数月、数年者;少数累及肾脏者预后较差,可转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医生叮嘱
避免诱因:积极寻找过敏原,发现可疑因素应避免再次接触。
生活禁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防寄生虫感染;注意休息、营养和运动,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停药、减量,避免复发;要学会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自我监测:由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皮肤出血点有反复发作、成批出现的特点,故应每天观察皮肤紫癜的变化,及时发现新的紫癜。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听护士说——内科常见病家庭护理》
本书主编: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贾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