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290348.html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文章通过对话展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性格特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 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 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
  3. 理解孔子的评价;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体会孔子的思想。

德育目标

了解孔子的交往艺术,学习孔子的处世之道,树立崇高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交流、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中一篇最具文学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坛开课授徒的场景。它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据资料记载当时子路是51岁,冉有是31岁,公西华是18岁,曾皙是39岁。“侍坐”应解释为陪侍长者闲坐。长者应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用文言词给标题补充完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子)

二、师生扮演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当时的场景。(要注意语气、语速和感情)

三、分析课文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个什么话题?(志)

2:文章一共有四个人述了自己的志向,他们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现在我们按照答志的顺序来自读课文并填写表格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
冉有(求)
公西华(赤)
曾皙(点)

3:让生交流,(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对四子的不同评价,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评子路:哂之(轻率、自信、自负)

孔子评冉有:叹之(谦虚。说话很有分寸)

孔子评公西华:惜之(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评曾皙:与之(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

(3)指名朗读四子的语言,要读出性格特征(指导学生朗读,子路的直率与勇武要用较高的语调较快的语速读出来,而冉有和公西华的回答则要读出谦逊的味道,曾皙的应用轻松缓慢的语气读出欢快愉悦的心情)

(4)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语气?

子路:轻率、自信、自负(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冉有:从夫子对由发言的反应哂之,他也知道夫子的意思,所以就谦虚了,也提到礼。

公西华:前面一人被哂,一人不表态,而且他的话是接在冉有的话后面说的,他就更谦虚了。

总结:可见,说话不仅与人的性格追求有关,还与现场,语言环境有关。

四、讨论探究:把握孔子的思想。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曾皙的志是什么?

(1)齐读曾皙的述志部分

想象用这幅图景并用语言描绘给这段文字加个标题。并探究曾皙的志。

(2)讨论交流:(大同的和谐社会)

曾皙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3)为了进一步深入领会,我们大家一起咏读一遍曾皙的答志。

(4)这几个弟子,你更喜欢哪一位?

(5)结合课文分析孔子的评价标准进而体味孔子的思想。

五、领略孔子的教育艺术

在这里,弟子们为什么能畅所欲言呢?我想关键在于孔子引导地好。那么,孔夫子是怎样引导的呢?看第一段,找个别同学读第一段。

(总结:作为大教育家,孔子以循循善诱的教风构建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为我们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六、延伸作业: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你该如何用批判和继承的眼光对待儒家思想。

七、板书设计:

学生志向性格评价
子路(仲由)千乘之国,有勇且知方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哂之
冉有(求)可使方六七十之民足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叹之
公西华(赤)端章甫为小相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惜之
曾皙(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容、洒脱、稳健。温文尔雅、机敏好学与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