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龙王庙:一段跨越六百年的守护传奇
武汉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龙王庙:一段跨越六百年的守护传奇
提到龙王庙,不管有没有去过湖北,到过武汉,应该都不会对它感到比较陌生吧。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那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它的意思是比喻自己人不认识自己人,发生了误会或冲突。虽然说,在我国,除了武汉,其实在其他省市和地区也有龙王庙。但是,成语“大水冲了龙王庙”的由来与历史上的水患有关。
具体来说,这个成语起源于1931年武汉关水位达到28.28米时,武汉汉口发生的一次特大洪水。当时,由于汉水汇入长江的河道狭窄且堤岸陡峻,水流湍急,导致水患频发。在这次特大洪水灾害中,汉口溃堤,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被称为“惨绝人寰”的灾难。因此,人们形象地用“大水冲了龙王庙”来形容本应守护一方平安的龙王庙也未能幸免于难,从而产生了这个成语。
汉口龙王庙是武汉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明洪武年间,汉水改道由沌口改为龙王庙出口,龙王庙地段,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故有人修筑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但是,有几十的时间里龙王庙是有址无庙的。1930年,国民政府修路,龙王庙及其牌坊全部被拆。结果1931年发大水,汉口城整整被淹了两个月,死亡33600人。
龙王庙的位置,就在汉江进长江的入口处,旁边就是有名的汉正街。清末叶调元著《汉口竹枝词》,以近300首“竹枝词”体的诗歌,记录了汉口的方方面面。其中记载,龙王庙码头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如今的龙王庙,已经是一处城市的公园和观江点,站在高处的龙王庙公园,可一览两江四岸的秀美。武汉龙王庙公园主要是以龙王庙为主要景点,寓意龙王保护武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它的面积很小,一个小小的土丘而已,以传承龙王文化为主题。 绿化工程不错,游汉口江滩时,可以附带一看。其中,1998年抗洪的实景装置,武汉龙王庙抗洪“生死牌”是武汉龙王庙公园的一大看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