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某种物质》:一场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挑战,Cult片魅力与争议并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某种物质》:一场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挑战,Cult片魅力与争议并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4419494_121924583

《某种物质》是一部由科拉莉·法尔雅执导的年度Cult片,以大胆的创意、极端的视觉冲击和深度的社会议题探讨,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最佳影片提名及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奖项。影片通过一位53岁过气女星注射神秘药物"完美物质"后身体分裂的故事,探讨了"男性凝视"现象及其对女性自我认同的影响。

颠覆想象的叙事架构与视觉奇观

《某种物质》的故事设定在一个近未来的洛杉矶,围绕着一位53岁的过气女星伊丽莎白展开。面对年华老去、事业衰退的困境,伊丽莎白选择注射一种名为"完美物质"的神秘药物,试图逆转时光的无情侵蚀。然而,药物的效果远超预期,她的背部竟"孵化"出一个更为年轻、美丽的自己——苏。两位好莱坞女神黛米·摩尔与玛格丽特·库里同台共饰这一角色,通过精湛演技呈现出一个女性内心的挣扎与分裂,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超现实事件。

影片中的视觉呈现堪称一场挑战观众心理承受力的盛宴。从伊丽莎白后背"拉链"般裂开、苏新生般的爬出,到两人共生关系中的7天循环、身体交换,再到最终的变异融合与舞台上的血海狂潮,每一个场景都犹如一场视觉的狂欢,却又伴随着极度的惊悚与恶心。导演法尔雅以一种近乎病态的执着,将人体的畸变、腐烂、再生等元素推向极致,营造出一种既令人难以直视,又令人无法移开视线的矛盾美感。

"男性凝视"与女性自我认同的深度探讨

在《某种物质》看似荒诞不经的外壳之下,隐藏着对"男性凝视"现象及其对女性自我认同影响的严肃批判。伊丽莎白与苏的存在,既是社会对女性年龄、美貌、性魅力严苛标准的具象化,又是对这一标准反抗与质疑的象征。当苏凭借青春肉体成为众人焦点,享受着无尽宠爱与荣耀时,伊丽莎白却在衰老、丑陋与孤独中挣扎,两者的对比揭示了社会对女性价值单一化、物化的残酷现实。

影片中,无论是面试官对女性"器官位置正确"的轻蔑言论,还是男性角色对待伊丽莎白前后态度的鲜明转变,无不尖锐地讽刺了"男性凝视"的肤浅与冷酷。而当伊丽莎白最终以一种扭曲、丑陋的形象站上舞台,以血海狂潮回应外界的恶意与恐惧时,这一极具震撼力的画面无疑是对"男性凝视"及其背后权力结构的彻底颠覆与嘲讽。

观影体验与观影建议

《某种物质》无疑是一部极具争议的作品,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对传统叙事规则的打破,对视觉极限的挑战,以及对社会议题的深度挖掘。然而,正如其警告所示,它并非适合所有观众。那些热衷于探索电影边界、欣赏极端美学、愿意深入思考性别议题的影迷,可能会在《某种物质》中找到极大的满足感;而对于那些对血腥、恶心、怪诞元素较为敏感,或者期待传统剧情走向和情感共鸣的观众来说,这部影片可能带来的是强烈的生理不适与心理困扰。

因此,观看《某种物质》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接受其可能带来的冲击与不适。更重要的是,观影过程中,应保持批判性思维,透过表象深入剖析影片所传递的主题与信息,理解其对"男性凝视"的批判,以及对女性自我认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倡导。

结语

作为资深影评人,我深知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利用先进的生产力工具提升效率的重要性。在此,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款我常用的全能型AI创作助手——搜狐简单AI(免费体验链接:https://ai.sohu.com/pc/generate?trans=030001_pjj_0809)。这款工具集AI绘画、文生图、图生图、AI文案、AI头像、AI素材、AI设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够一键生成创意美图、动漫头像、种草笔记、爆款标题、活动方案等,极大地提升了内容创作的效率与质量。不论您是影评人、设计师、作家,还是任何需要创新思维的职业人士,都可以借助搜狐简单AI,开启高效创作的新篇章。

《某种物质》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争议与挑战的作品,它以极端的视觉与心理冲击,迫使我们直面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与歧视,反思"男性凝视"的深远影响。尽管观影体验可能并不舒适,但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且深刻的视角,去审视并挑战现实世界的诸多问题。对于敢于冒险、热爱探索的影迷而言,《某种物质》或许将成为一次难忘的观影之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