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捏捏”解压玩具热销,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在正规商超平台选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捏捏”解压玩具热销,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在正规商超平台选购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2A09UJ000

“捏捏”解压玩具近期走红网络,成为年轻人的新宠。然而,在这股热潮背后,却隐藏着质量安全隐患和价格炒作等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和线上调查,揭示了“捏捏”玩具市场的现状,并邀请专家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建议。

实地走访:“捏捏”玩具成解压新宠

5月21日,在木卡木卡(时尚天河店)的一家精品店内,仿真汉堡、麻薯粘粘包、流体柿子等各类食物类“捏捏乐”解压玩具在售,造型十分逼真,价格在4元至20元不等。

在现场,一位年轻人正在选购。他告诉记者,不少朋友都在玩捏捏乐解压,感觉挺有趣,所以过来看看。据店家称,此类商品销量一直不错。

记者随手拿起一种叫“麦芽糖小爱心彩捏捏乐”,该产品材质柔软,散发一丝淡淡的香精味,无论用手怎样揉捏,均能在几秒内恢复原状。

在一家名叫“The Faith Mind”商店里,记者看到一款标称“萌萌哒-冲鸭”捏捏鸭产品,售价10元,其形象呆萌可爱,几个小朋友正在玩得不亦乐乎。而另一旁标称售价29.9元的“减压松软香皂”则是白领们的新宠。

在广州上班的符小姐表示,长期身在职场,难免会有各种压力,甚至有时心情特别难受,“此时,捏捏这种东西,糟糕的情绪似乎能暂时得到缓解,情绪容易得到宣泄。”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广州销售的大部分“捏捏乐”产品来自义乌、宁波和杭州等地,属于企业批量生产。珠江新城一家精品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她进的货都是正品,而且还有供应商提供的检测证明。

从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捏捏”玩具是以TPR和PU材料制成,其外包装均印有“窒息危险”“非食品勿食用”“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等警告字样。

线上商城:经“黄牛”炒作后可达数千元

5月22日,记者在某网络平台上搜索“捏捏乐解压玩具”,出现近万条搜索结果。仔细浏览发现,这些解压玩具种类繁多,涉及食物、小动物、各种物件等类型。记者还发现,有些产品既没有合格证、产品名称、厂名和厂址等标识,也未标明成分和含量、注意事项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网店铺销售的“捏捏乐”玩具为纯手工制作,且使用的材料为食品级硅胶,商家会在店铺主页内用文字说明此类信息。据商家介绍,由于制作周期长,货量较少,因此会采取限量预售模式。

爱好者郑女士告诉记者,网购限量预售程序是卖家会先在小红书平台直播介绍推销“捏捏”产品,买家通过“弹幕报数,先到先得”或是“链接抢购”的形式在小红书或淘宝或微店等电商平台付款购买。

以一个200克的“捏捏”为例,普通店铺均价为40至50元,知名大店均价为70至80元。知名大店的“捏捏”特点为外观漂亮、手感良好、人气火爆、供不应求。此时,“黄牛”抢购限量“捏捏”后将其再次高价卖出,经炒作后火爆产品价格可达700至800元。其实,“捏捏”解压玩具市场价格主要与店铺名气及产品热度相关,经“黄牛”炒作后可达数千元。

郑女士说,在网上高价购买“捏捏”产品多为大学生,或30岁以下的上班族群体,也有少数为中小学生。相比于网上购买,线下实体店销售的“捏捏”更为平价,因此,大部分中小学生更愿意在线下实体店购买“捏捏”满足解压欲望。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在正规商超平台选购

“捏捏乐”是一种发泄类解压玩具,可分为挤压、摔砸、揉捏等多种类型。

为何这么多人热衷解压玩具?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压力太大时,全身肌肉都不能放松,玩解压玩具可以转移注意力,有助于全身肌肉放松。

同时,每个人的情绪和压力需要疏泄,有的解压玩具有出气和转移情绪的作用,心理学家称之为“移情作用”。比如,单位主管给你很大压力时,对着一个象征其的解压玩具,捶两下倾诉一下;而那些造型可爱的娃娃,可以给一些人情绪上的安慰,就像个倾听者的角色,让人们转移情绪。

记者注意到,不少“解压玩具”的材质注明为TPR,记者查询这种材料为热塑性橡胶,回弹性和耐磨性都不错,但TPR材料的制作,需添加增塑剂。如果生产引进的TPR材料不合格,或者生产过程不严谨,看上去挺环保的玩具也可能会存在邻苯超标,或因着色剂引入有害物质或者法规规定不许可的物质。

事实上,广州市消委会曾公布了37款解压玩具的比较试验结果。测试结果发现,增塑剂超标、挥发性有机物和二甲苯释放量过高、菌落总数过多、声响过大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对此,朱毅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捏捏”解压玩具时,一定要在正规渠道,或信誉良好的商超平台购买,这样才有质量保证。

“要学会科学解压。”朱毅还表示,适当进行体育运动,绘画及音乐等都能帮助舒缓情绪,转化压力。不过,当人压力太大导致其他心理问题产生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原文来自羊城晚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