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险资举牌高达20次,2025年还会继续吗?
2024年险资举牌高达20次,2025年还会继续吗?
2024年,保险资金(险资)在资本市场上的举牌现象引人关注。据统计,全年险资共举牌20次,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高。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险资在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策略调整,以及新会计准则实施带来的影响。
2024年末,平安人寿举牌工商银行H股,将全年的险资举牌次数推高至20次,创下了2021年以来的新高。从举牌标的来看,银行、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标的以及医药生物等未来与险企或有协同业务合作的行业成为险资的青睐。
举牌标的分析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统计,2024年险资共在二级市场举牌20次,涉及约17家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环保、银行等高股息行业,以及医药生物、非银金融等未来或有协同业务合作的行业。
银行股历来是险资的"心头好"。2024年最后一天,平安资管受托平安人寿增持工商银行H股,达到工商银行H股股本的15%。事实上,2024年平安已多次增持工商银行H股、建设银行H股等银行股。而在2024年年初,长城人寿亦因持股比例达到5%举牌无锡银行。从两家被举牌的银行股来看,用2023年全年分红计算的股息率都超过4%。
长城人寿是2024年8家参与举牌的险企中举牌次数最多的险企之一,举牌次数达5次,每次举牌的标的都不同,但行业集中于银行、环保、公用事业。长城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多次举牌A股上市公司,主要是看中几家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对其在行业中领先地位的认可,通过举牌不仅能够为上市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稳定其市场价格,同时也有效缓解了自身资产配置压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功能。
相比长城人寿,在2024年同样举牌5次的瑞众人寿似乎对龙源电力情有独钟。在其2024年的5次举牌中,除了有一次举牌了中国中免,其余4次均是增持龙源电力,一路从其H股持股比例5%到总股本比例达5%,再到年末一举达到H股持股比例的15%。
除了中小险企,大型上市险企中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也在2024年参与了多次举牌,其中中国太保同时举牌华电国际电力股份及华能国际电力股份两家电力股,而新华保险则是同时举牌国药股份和上海医药两家医药股。
举牌动因分析
相对于2021年~2023年偶尔几次的险资举牌,2024年这一现象为何会突然爆发?
综合业内人士观点来看,这轮险资举牌的高潮背后的驱动力就是低利率时代下资负匹配及投资收益的要求,以及新会计准则下减少利润波动的选择。
业内人士认为,在长债利率走低的背景下,险企资产负债匹配压力进一步加大。稳定且较高分红的股票及长期股权投资具有类固收的属性,可以提高险企的股票投资风险收益比。
从股息率来看,2024年险资举牌标的的股息率整体较高,大多在4%及以上,有的甚至超过8%。
而A/H市场的股息率差异也是险资在2024年的20次举牌中近七成发生在H股市场的重要原因。多数H股被举牌方A、H两地上市,H股股息率较A股高出39%~167%不等。从举牌看险资配置策略,当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较为凸显。港股相较A股有一定折价率,险资举牌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分享分红现金流。当然,业内人士表示,和A股市场的举牌以持股比例占总股本5%为线不同,港股市场达到H股流通股的5%就达到了举牌线,相对较易触及披露要求,也是H股举牌在2024年大幅超过A股的原因之一。
而从新会计准则方面来看,大多数权益资产被计入交易类资产(即FVTPL),公允价值波动直接影响净利润,因此会造成净利润的波动加大,为了在新准则下降低市场波动对于净利润的影响,险资有增强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类资产的诉求,但该分类计量门槛严格,而红利资产恰好契合OCI类资产对"长期持有"的认定。
同时,当能够对投资对象施加重大影响(通常需要达到一定股权比例并向投资对象派驻董事等),则可以将权益资产计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此也能降低市场波动对于净利润的影响;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下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因子相对较低,可以减少资本占用。从2024年的险资举牌来看,业内人士认为瑞众人寿四次举牌龙源电力就是非常典型的欲将其纳入长期股权投资管理的方式。从龙源电力的董事会成员来看,其中就有一名来自华夏久盈资管公司(该公司母公司华夏人寿在风险处置过程中由瑞众人寿全面接手)。
不过,国信证券也表示,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计量投资也需要注意可能的减值损失风险。因此,险资主要选择低估值、高股息率、高ROE等具备中长期稳健投资价值的标的,投资行业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基建等。
2025年展望
2024年险资举牌的热潮会延续到2025年吗?
业内普遍认为,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优质二级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战略价值仍然凸显,叠加2024年监管对长期资金入市的导向,新形势下险资如何增配优质权益资产成为重要议题。而在新准则下,高股息和长期股权投资或仍然是险企未来的权益配置方向。
另外,也有分析师表示,偿二代二期的过渡期延长也将使得权益投资空间进一步打开。预计随着过渡期的延长,以中小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险企或将打开一定的权益配置空间,预计主要配置方向仍以OCI高分红股票为主。也有多名业内人士呼吁进一步优化偿付能力中权益资产的风险因子。
不过,险资对于高股息资产的长期配置也不能盲目,需要考虑高股息是否以高盈利为基础并具有一定持续性,因此不能简单看股息收益率,而要看公司的盈利(ROE、净利率等)水平及其可持续性,高股息股票的ROE水平最好不低于10%。同时,要考虑买入成本,从股价与净资产的比值(PB)水平看,好的高股息投资标的PB水平最好在1倍以下。
本文原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