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三十年:“创业者”雷军与他的三次蜕变
激情三十年:“创业者”雷军与他的三次蜕变
雷军,这位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连续创业者,迎来了他的“最后一次创业”。在3月30日晚的小米硬件发布会上,雷军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再投资100亿美元。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创业项目。
三色公司:雷军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对于雷军来说,对电子设备的兴趣是他创业的起点。1986年,互联网浪潮席卷内地,武汉大学周边形成了所谓的“武汉电子一条街”。雷军开始在电子一条街上兼职,编写各种软件,甚至解密他人开发的软件。大四时,他与李儒雄和王全国成立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三色公司。
尽管三色公司初期尝试了多种业务,但一直亏损。最困难时,雷军和他的团队甚至要靠与食堂师傅打麻将赢饭票钱。最终,由于业务受挫和毕业时间临近,三人分了办公室的电脑和打印机,结束了这次创业。
雷军的金山十六年:扛着“民族软件”大旗画出了一家上市公司
1991年初,雷军在朋友那里试用了WPS的早期版本,并深深被这款产品所折服。为了使用WPS,他解开了软件的加密算法。WPS开发者求伯君注意到了雷军,1992年邀请他加入金山公司。雷军以总经理的身份加入金山,后来又出任金山软件总裁并兼任CEO。
1993年,金山推出的Windows办公软件盘古未能达到预期,公司陷入低潮。关键时刻,求伯君“卖房求生”的执念打动了雷军,他决定扛起民族软件的大旗。2007年10月,金山软件成功在港股挂牌上市,雷军的身家也超过了3.5亿港元。
投资能赚钱,但只有创业才能变得比苹果更伟大
将金山领上市后,雷军选择隐退,做起了天使投资人。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2011年,他共计投资了20余家公司。但雷军早年的梦想,“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做一个像苹果那样伟大的企业”依旧没有实现。2010年4月,雷军联合林斌等人正式创办了小米科技。
2011年8月,第一台小米手机在北京798艺术中心亮相,售价1999元,6小时预售销量达到40万台。2012年,小米全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大关。
“重新创业,一切归零”
随后几年间,小米快速发展。2014年,小米估值超过450亿美元,全年出货量超过6000万位列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但随后OPPO与Vivo强势崛起,小米面临缺货、销量降低等问题。2015年,小米头一次没能达到8000万的出货目标。
为了应对挑战,雷军亲自接管手机部门,对供应链进行优化,小米手机的成本下降了近50%。同时,小米之家的线下渠道开始扩张。2016年推出的初代MIX被视为小米反攻的标志。
2018年,小米成功登陆港交所。考虑到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的大环境,雷军提出“向高端突破”的概念,并在2019年正式分拆Redmi。但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Redmi系列的性价比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
在高端化遇阻的背景下,雷军宣布全力投入造车,这无疑是对未来趋势的又一次押注。通过造车,小米可以打通用户的全生活场景,树立起更高的消费电子产业壁垒。这将是雷军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