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广场“拍照热”催生“生意经”
八一广场“拍照热”催生“生意经”
随着南昌八一广场成为网红打卡地,一种新的商业机会应运而生——为游客拍摄打卡照。每晚夜幕降临,一群摄影师带着专业设备聚集在广场,为游客提供拍照服务,每张照片收费在5元至15元不等。
晚上7时,省美术馆的灯光准时亮起,成为八一大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与省美术馆一路之隔的八一广场西侧,除了游客,最多的就是摄影师们。他们背着专业相机,拿着iPad或手机展示精美的游客打卡照,手里还拿着小红旗等拍摄道具,在人群中不停地揽客。
20岁的大学生小刘就是其中的一员。从7月10日开始,她便和27岁的姐姐每晚都到八一广场给游客拍照。小刘主要负责揽客,有时也会用拍立得拍照,每张收费12元。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赚100多元。她每天晚上7点到,10点半等省美术馆关灯后就回家,3个多小时能赚100多元。
沈馨和郑志美来自广州,两人是大学室友,暑期特意一起约着来南昌旅游。8月26日晚上,她们花了60元在省美术馆前拍了单人照和合照,摄影师还免费将50多张未修底片也给了她们。“感觉性价比挺高的,也很方便。用专业摄像机拍的照片明显比手机拍得更好,好不容易来一趟南昌,这60元花得也很值。”
据了解,在八一广场周边,打卡照的收费标准为10元一张,如果需要修图则为15元一张,且要次日才能拿到;拍得多的话,也有不少人报价30元4至6张不等。“拍立得”的收费则为12元至15元每张。
这群户外摄影师有老有少,其中不少人都有一定摄影基础或相关从业经验。一名负责揽客拍照的“95后”是和自己的丈夫一起来的。她的丈夫是做婚纱摄影的,已有10年摄影经验。现场还有一对“老年夫妻档”,负责摄像的男子已经68岁,此前也是照相馆专业摄影师。
在众多摄影师中,年轻人还是占大多数。8月19日晚,“00后”林成便和在漫展上认识的朋友罗俊熙约着来到八一广场,加入摄影师的行列。“实际上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生意不太好,但也算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也有干得风生水起的年轻人。8月26日晚,“00后”姑娘小周和朋友一行4人组团帮人拍照——她和男朋友负责拍照、打光,累了就轮换;另外两人便负责揽客,4人齐心下生意做得很红火。从晚上9点35分至10点半,在近一个小时内,小周拍了10组游客,基本没有休息。
4张存储卡、2个不同型号的读卡器、3块相机电池、2块补光灯电池、充电器……小周说,为了确保拍摄、返图顺利,他们除扇子、旗子等常见的拍摄道具外,还准备了不少装备。生意好时,这些装备还略显不足。“周末生意更好,相机的电量还是不够用。”小周说,人多的时候,一晚上他们能拍三四十组游客(每组不限人数),能赚近千元。8月26日晚,在4个小时内,她们拍的所有游客照已经达到了1300多张。
现场,不少人都是拿着精美的游客照拉客,口头告知价格。实际上,照片是否系摄影师本人拍摄,收费标准是否全部告知仍存疑。8月26日晚,特意从北京来南昌游玩的大学生杨学科及同伴便就收费问题与人有了一些不愉快。“拍完收费时她说全部52张底片要100元。我们在其中挑了7张,又说要70元。”杨学科告诉记者,“有些人没有统一的标价,说多少就是多少,感觉还是不太透明。”
当日,记者也体验了一次付费拍照。揽客的人说费用是30元5张。在排了将近半小时的队后,在摄影师的指挥下,记者在五六分钟的拍摄时间内变换了7个姿势,一共拍了22张,花了30元。不过最后,对方并没有让记者挑选,而是直接将全部底片都发给了记者。可以说,具体收费仍存在很大的可变空间。
实际上,摄影师的摄影技术也是需要关注的点。在某社交平台上以“八一广场拍照”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不少帖子。其中有一些游客表达了对摄影师摄影技术的质疑,例如,网友“我想上大学”便留言称自己被拍立得拍的照片曝光过度,令人生气;还有网友直言揽客用的样图好看,实际上摄影师摄影技术十分一般……记者注意到,现场部分摄影师会提供试拍,建议大家可以先尝试,觉得摄影师摄影技术还不错再付费拍照。
本文原文来自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