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脚气会怎样
得脚气会怎样
脚气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皮肤真菌感染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与困扰。以下是脚气可能引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1. 皮肤瘙痒
脚气最显著的症状之一是皮肤瘙痒,这种瘙痒感可轻可重,常使人难以忍受,不自觉地想去搔抓。瘙痒通常在脚趾间、足底、足跟等部位较为明显,尤其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或夜间,瘙痒会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
2. 脱皮与水疱
患者足部皮肤会出现脱皮现象,表现为角质层增厚、干燥,然后逐渐脱落,使足部皮肤变得粗糙。同时还可能出现水疱,水疱大小不一,疱液清亮,周围皮肤可能有轻度红晕。水疱破裂后会形成糜烂面,若不及时处理,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3. 皮肤浸渍发白
在脚趾间等皮肤紧密贴合的部位,由于真菌滋生和汗液浸渍,皮肤会变得浸渍发白,如同被泡软一般。这种浸渍发白的皮肤容易破损,且会散发难闻的气味,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影响社交活动和个人形象,也为真菌的进一步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脚气症状持续加重。
对于慢性脚气患者,足部皮肤会逐渐增厚,形成一层硬皮,是由于皮肤长期受到真菌刺激,角质层不断增生所致。增厚的皮肤弹性降低,容易出现皲裂,尤其是在冬季或干燥环境下,皲裂会更加明显,可伴有疼痛和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和日常活动。
脚气的治疗方法
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这是治疗脚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从而杀死真菌。在涂抹药物前,应先将足部洗净擦干,尤其是脚趾间,确保药物能充分接触皮肤,提高治疗效果。
口服抗真菌药物: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病程较长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脚气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但口服抗真菌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等,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确保用药安全。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这是治疗和预防脚气的关键。每天用温水洗脚,洗完后彻底擦干,尤其是脚趾间。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如棉质袜子和通风良好的鞋子,避免穿紧身、不透气的鞋袜,减少足部出汗和真菌滋生的机会。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本文原文来自有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