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以教育“四强”为抓手,持续擦亮“学在南明”品牌
南明区:以教育“四强”为抓手,持续擦亮“学在南明”品牌
南明区教育系统以"四强"(强学校、强教师、强教研、强学生)为抓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育科研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举措,南明区教育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
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上好学"成为当前教育突出的矛盾和问题。2024年,南明教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教育"四强"三年攻坚行动为主抓手,多措并举、加速推进,持续擦亮"学在南明"品牌,推动全区义务教育全面优质均衡发展。
强学校
让优质办学更有力度
按照解决"当下缺",立足"长远用"的思路,全区教育系统紧盯省委周边、花果园、甘荫塘片区、理想城等重点区域,结合2024年全区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步优化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多举措强化不同学段优质学位供给保障。
全力以赴建强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2024年,全区拟新建、改扩建、小区配建中小学幼儿园9所,预计新增学位4800个。目前,花果园V区幼儿园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华润配建幼儿园及小学、铁建城配建幼儿园、天力柴油配建幼儿园已完工待投入使用,恒大南明御府幼儿园设施设备已安装完毕,诚景尚城配建小学、南筹铭居配建幼儿园、酒厂安置房配建幼儿园主体、内外装修已完工。
坚持按照"东西南北中"方位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拟通过3-5年时间,在5个区域打造至少20所新示范校,促进各区域中小幼一体化发展、均衡优质发展。目前,正大力实施中部老城区校园改扩建,通过实施改造、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激发贵阳市第十五中学、南明区第二实验小学、南明实验幼儿园等校园高质量办学潜力。同时,启动花果园第五小学2号教学楼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缓解花果园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压力;启动南明甲秀高级中学学生宿舍及附属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进一步改善甲秀高级中学办学条件。此外,南明河壹号、凤凰湾四号地等教育配套学校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实施新一轮集团化办学。制定2023—2028年五年推进计划,将全区中小学划分为紧密型、联盟型、项目型、合作型四个类型14个教育集团,培育和孵化5至6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以实现"校校优质、教育强区"战略目标,为全区义务教育实现全面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为强学校工作注入源源动力,让优质办学更有力度。
强教师
让队伍建设更有深度
南明教育坚持把"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总要求,以师德建设、师资力量、教师培训为抓手,落实教师队伍建设重要任务。
在师德建设上,持续落实《南明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工作长效机制》,从业禁止制度、强制报告制度、通报曝光制度、追责问责制度等,让广大教师时刻守牢师德师风建设底线红线。2023年以来,全区教育系统共开展师德先进人物和事迹宣讲180余次,参与师德先进人物和事迹宣讲7800余人次,开展警示教育180余次,参加人数4000余人次;2名教师被评为贵阳市"四有好老师",18名教师被评为"南明四有好老师"。
在师资力量上,坚持把好校园干部政治素质首关,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共调整配备区属学校校级干部、中层干部115名;评选出"黔灵名师"3名,"省级骨干"教师10名,"贵阳市名教师"5名,"贵阳市名班主任"1名,"市级骨干"教师69名,"区级骨干教师"291名,市级"教坛新秀"191名,区级"教坛新秀"330名。此外,区教育局正在拟订《贵阳市南明区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指南(试行)》,旨在帮助教师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建强师资队伍。
在教师培训上,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线上+线下"等模式,派教师到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优质学校、科研院所跟岗学习培训,及时跟进"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知识培训,提升一线教师教学能力及信息素养;面向全区学校遴选教师、校长作为南明区中小学教育家型教师校长涵养计划培养对象,拟通过为期1年的深度学习、课题研究和实践创新,涵养教育家型教师,发挥其在南明及贵州省教育领域的专业引领作用。
师德、师资、培训齐发力,南明教育为人才蓄力做足储备,让队伍建设更有深度。
强教研
让教育科研更有高度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工作中,南明教育通过观课赛课赋能提质,以"南明之春"赛课活动为载体,促使教师更深入钻研教材课标,赋能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思想变革,激发教研活力;通过教学研究赋能提质,课程化呈现学科教研,聚焦实效性和实用性,引领教师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方法;通过教育科研赋能提质,成立"南明教育学术工作组",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共建南明区教育研究院的契机,启动教科研"新锐计划—课题专项、成果奖专项",精准培养教科研人才;通过数字素养赋能提质,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小学教师微课应用暨竞赛活动""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等赛事,以比赛方式促进全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 2024年上半年,共收到全区参赛作品1294件,推送452件作品参加市赛,294件作品获奖。经层层选拔后,112件作品进入省赛,7件作品进入国赛。
- 2024年上半年,推送全国优质课三节。贵阳市中小学实验说课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贵阳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17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5项。
- 2024年上半年,学资中心教研员集体下校"教与学"、"教与研"视导27所学校,下校听课595节,观察校本教研27次。实现区属学校边远薄弱学校视导全覆盖,边远薄弱学校小学六年级和初三教师全覆盖,所有学科全覆盖,学校校本教研指导全覆盖。
- 2024年,"校本教研专题"结项备案607项,区级课题立项57项,推送至市级一般课题立项31项,重点课题2项,推送至省级一般课题立项5项,重点课题2项。获市级教学成果评比获得特等奖5项,一等奖4项;获市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比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获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评比二等奖2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印证了南明教育跨越式的进步,不仅打破了以往南明教科研贫瘠的软肋,也让教育科研更有高度。
强学生
让学生培育更有效度
6月1日,第四届全国青科赛贵州省区域赛暨南明区"逐梦科技 童创未来"首届科技节举行,全区500余支队伍参加线上竞赛,186支队伍参加线下竞赛。
此次大赛不仅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学习科技、交流成果、展示技能的舞台,也为学校、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探讨提升的契机,更是南明教育在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与科普活动中学生培育方面的具象化体现。
近年来,南明区扎实推进强学生工作,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持续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工作中,通过加强学校"大思政"建设,将德育内容纳入日常教学活动,推动德育树人有力有效。以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教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技能,从而实现智育目标。切实保障小学、初中、高中每周体育课时要求,定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系列比赛,焕发学生体育竞技活力。按照各学段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艺术相关课程,提供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创新提出组织管理"系统化"、课程建设"规范化"、师资队伍"专业化"、三方育人"联动化"、基地建设"阵地化"五化工作模式,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南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南明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南明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功能作用,坚持奏好预防教育、筛查干预、社会共建"三部曲",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方面,南明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揭牌,填补了全区青少年竞技体育的空白;南明区纪念塔小学与贵阳市棋类协会"校协合作"签约,携手创建围棋特色学校,将有助于壮大围棋队伍,为围棋事业培育更多"好苗子",推动围棋之乡建设。
未来,南明教育系统将紧紧围绕打造"西部省会城市教育发展先行区"和"全国教育强区"的宏伟蓝图,靶向发力、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加快推动南明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