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通胀预测大幅下调,“休克疗法”能否让阿根廷走出经济困境?
阿根廷通胀预测大幅下调,“休克疗法”能否让阿根廷走出经济困境?
阿根廷中央银行最新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大幅下调通胀预测,预计截至2024年年底,通胀率将为161.3%。这一数据较此前预期大幅下调,引发市场关注。阿根廷政府实施的"休克疗法"是否能有效控制通胀?经济困境能否得到缓解?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阿根廷通胀形势出现好转迹象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最近阿根廷的通胀形势出现了一定边际好转的迹象。虽然3月CPI同比增速高达290%,连续4个月超过200%,显示恶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但CPI的环比通胀已从去年年底的25%左右降至3月的11.5%,4月份还有可能继续下降,说明恶性通胀的加速上涨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休克疗法"效果初显
阿根廷政府实施的经济"休克疗法"主要通过控制政府财政开支、减少补贴等手段来遏制需求扩张。同时,阿根廷央行将政策利率抬升至130%左右,为市场需求降温。此外,米莱政府上台后对汇率进行一次性贬值,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输入性通胀压力。
央行降息空间有限
随着通胀预期回落,阿根廷央行已将政策利率下调至50%左右。但鉴于过去几年政策利率长期处于40%左右的高位,未来降息空间可能有限。
大额货币发行背后的考量
阿央行宣布10000比索面额纸币开始流通,这是目前阿根廷流通中面额最大的纸币。这一举措反映了米莱政府希望通过发行大额货币来稳定物价,巩固抗通胀努力。但历史上,发行大额货币往往加速通胀进一步高涨。
"美元化"倡议遇阻
米莱在竞选时大力推动"美元化",但上台后发现这一政策并不适合阿根廷当前经济环境。阿根廷外汇市场短缺,货物贸易赤字巨大,推行"美元化"将耗尽外汇储备,不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同时,丧失货币主权将使阿根廷难以通过货币手段调节经济周期。
"休克疗法"的两面性
从数据上看,"休克疗法"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政府削减开支导致经济萎缩,根据预测,阿根廷经济可能在2024年收缩3.5%。同时,贫困水平已接近60%,普通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面临的三大挑战
- 平衡通胀与经济增长:抑制通胀和刺激经济的政策相互矛盾,降息对通胀控制不利,而投资又因环境不佳而受限。
- 债务问题:拖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谈判存在不确定性。
- 经济结构调整:过度依赖农产品出口,需要提升经济内生动力和出口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