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颈椎,要怎么办?
“受伤”的颈椎,要怎么办?
随着社会的发展,长期伏案工作和不当使用电脑手机,越来越多的人在经受着颈肩疼痛、头晕、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困扰……而这些都是颈椎病的常见症状。
认识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等。
体位上要注意
1.急性期卧床制动,头部前屈,枕头后部垫高,避免患侧卧位,保持上肢上举或抱头等体位,必要时在肩背部垫软垫,进行治疗或移动体位时动作要轻柔。
2.缓解期可适当下床活动,避免快速转头、摇头等动作;卧位时保持头部中立位,枕头水平。
康复期可下床进行肩部、上肢活动,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增大活动范围。
日常生活起居要知道
1.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伏案工作时,每隔1~2小时,活动颈部,如仰头或将头枕靠在椅背上或转动头部。
2.座椅高度要适中,以端坐时双脚刚能触及地面为宜。
3.避免长时间半躺在床头,曲颈斜枕看电视、看书。
4.睡眠时应保持头颈部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枕头长要超过肩,不宜过高,为握拳高度(平卧后),枕头的颈部稍高于头部,可以起到良好放松作用。避免颈部悬空。
5.注意颈部保暖,防风寒湿邪侵袭。
6.及时防治如咽炎、扁桃体炎、淋巴腺炎等咽喉部疾病。
7.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头颈部受伤。
8.开车、乘车注意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颈部受伤等,避免头部猛烈扭转。
功能锻炼学一学
颈椎各方位活动锻炼,增强肌力,有助于稳定颈椎,延缓退变。锻炼时一是要缓慢、匀速运动,不要忽然用力,不要追求过大的活动范围。如在锻炼中出现不适,请及时停止。
耸肩: 头正,挺胸拔颈,两臂垂直于体侧,然后两肩同时尽量向上耸起。
项臂争力: 两手交叉,屈肘上举,用手掌抱颈项部,用力向前,同时头颈尽量用力向后伸,使两力相对抗,随着一呼一吸有节秦地进行锻炼。
仰首观天: 双手叉腰,先低头看地,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然后头颈仰起,两眼看天,仍停留片刻,反复进行。
回头望月: 头部转向一侧,头顶偏向另外一侧,双眼极力向后上方观望,如回头望月状,坚持片刻,进行对侧锻炼。
保健“米字操”: 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挺胸、抬头,目视前方,颈部向左侧屈,吸气,复原时呼气,再向右侧屈。颈前屈,下颌贴胸。颈后伸到最大限度。头向左斜上方摆动至最大限度,再向右斜上方摆动至最大限度,配合呼吸。向左斜下方摆头至最大范围,再向右斜下方摆动至最大范围。整个过程就像头部在写出一个“米”字的感觉。
以上锻炼方法,每天3~5组,每组10-20次,锻炼强度和数量应循序渐进,以不引起自身疲劳为原则。颈部急性疼痛时,禁止锻炼。
当然,如果您出现了颈椎或者是肩背部不舒服方面的临床症状,只是活动锻炼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其他的康复治疗措施,比如说推拿,针灸、穴位注射,中频,蜡疗等综合性的治疗,这样治疗才有效果。最好完善一下颈椎和肩背部方面的检查,详细了解一下这几方面的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