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全文及译文
《黄帝阴符经》全文及译文
《黄帝阴符经》是一部集道家治国方略、养生之道和兵法战术于一体的经典著作。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部仅有四百余字的智慧结晶,揭示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黄帝阴符经》相传为轩辕黄帝所作,历史上多位著名人物如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等都曾为其作注。该经被《四库全书》收录,内容涉及天道与人事的关系、富国安民的道理以及兵法战术,是一部朴素、抽象的思想著作,对中医理论发展和历史上的治国、治兵谋略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帝阴符经》全文仅四百余字,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中篇论述富国安民的道理,下篇则论兵法战术。
上篇原文及解释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心,万化生乎身。天性,人心;人心,机心。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解释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观察宇宙自然界的法则,掌握这个自然界法则来行动,也就足够了。这里的"天"指整个世界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执"是掌握的意思,"道"则是自然法则,不同于道教的"道"。这句话强调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而为。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自然界运动规律有五方面的相互破坏的力量,如果你洞察和领悟宇宙这种关系的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这样的人就能够使它昌盛了。"五贼"的解释众说纷纭,包括太公的"贼命、贼物、贼时、贼功、贼神",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等理论。掌握这些矛盾规律,顺应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得到事功。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心,万化生乎身。
将天道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同自身变化规律一起认识,成竹在胸,你就可以施行与天道之规律,这样宇宙虽大,如在心中;万化虽多,不出一身变化规律之内。这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通过修炼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天性,人心;人心,机心。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性,其实是人原来的本性;这天人合一的人的本性,是在天地动静变化规律中无形的变化着,这就叫机心。人性的变化都是由这"机"来决定,如果用天之自然规律的道来端正人性的方向,人们才能克服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主观欲望,达到存天理定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