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木棉花开春满城
广州|木棉花开春满城
阳春三月,木棉花开,广州城内,如炬似火。作为广州市花的木棉花,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古至今,木棉花见证了广州的城市变迁,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象征。
广州市民在木棉花下骑行。黄剑摄(人民视觉)
木棉花的自然特征
木棉花属于锦葵科木棉属,是一种落叶大乔木,树高可达25米,树皮呈灰白色,树冠呈圆形或椭圆形。木棉花开时灿烂热烈,花色鲜艳,主要有红、橙红、黄三种颜色,花期在3-4月。木棉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北纬26度为其分布的北限,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历史渊源
木棉花和岭南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西京杂记》记载,南越王赵佗曾向汉室进贡木棉树。宋代《南海百咏》记载,唐代会昌年间,时任广州节度使卢钧在甘溪两岸广植木棉。明末清初,木棉更是频繁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20世纪以来,木棉花红艳如火的花朵,逐渐成为革命精神的象征。
1982年4月,广州市政府成立市花评选委员会,经过全市人民投票,木棉花以75.9%的得票率正式成为广州市花。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木棉花的自然之美,更象征着广州包容开放的文化底蕴和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
文化意义
木棉花被誉为“英雄花”,其不褪色、不萎靡的品格,与广州这座城市的英雄气质相得益彰。从中共三大到广州起义,从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红色革命文物,红色精神深深植根于广州的城市文化中。每年春天,“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都会在广州举行,通过赏花、演出、展览等形式,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文化肌理,激励人们奋发前行。
当代传承
2023年3月1日,“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在广州启动。一个多月来,广州举办了各类红色文化活动6000多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达6000多万,全媒体报道1.5万多篇次,阅读量数亿人次。活动通过学生演出、主题展览、红色剧本游等形式,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走进青少年的心灵。
从一朵木棉花,看见一片红色景,读懂一座英雄城。花与城相映,根与魂相承,在火红的英雄花海里,一个创新有活力的广州,正谱写新的英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