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觉得自己“不被爱”,怎么办?
总是觉得自己“不被爱”,怎么办?
在感情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被爱"的困扰。这种感觉可能源于童年时期形成的"我不值得被爱"的信念,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关系中过度讨好或"作"。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困扰,重新找回自信和安全感呢?本文将为你提供深入的分析和实用的建议。
两类"不被爱"的表现
在婚姻咨询中,遇到的婚姻不幸的女性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自我贬低型
特征:总觉得自己不好,即便外人觉得很优秀,但自己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出问题总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会对伴侣加倍付出。
行为表现:
丈夫一不说话,妻子就担心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让丈夫不高兴了。
丈夫指责自己,不问清楚原因,妻子马上就认错道歉,小心谨慎地讨好对方。
丈夫出轨有了私生子,妻子还会自责是自己无能,才导致丈夫去外面找女人。
丈夫家暴自己,妻子还反过来怪自己没有听丈夫的话,让他生气。
第二类:"作"型
特征:在婚姻中,总是对伴侣不满意,任何事情都和"你爱不爱我""你在不在乎我"挂钩,经常会通过一些"无理取闹"的方式故意激怒伴侣,以此来验证伴侣是否爱自己。
行为表现:
要求丈夫无条件包容自己的坏脾气,不能解释,不能反抗,否则就是不爱她。
经常问丈夫:你爱不爱我?爱哪里?回答不好不行,回答太快是"不走心",回答太慢则认为"这都要想?"
有想法不直说,喜欢让丈夫猜,如果丈夫没猜对,就会觉得丈夫不爱她,不在乎她。
要求丈夫每天早请示、晚汇报,360度无死角完全掌控丈夫,对方不配合,就觉得不爱她。
"不被爱"的心理根源
心理学家库里提出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源自与他人的互动。在童年早期,身边重要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会逐渐内化为内心的一种声音,主导着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例如,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因为童年时期父亲的冷漠和忽视,形成了"我不值得被爱"的信念,这种信念影响了她成年后的所有亲密关系。
再比如,32岁的中学老师丽丽,因为童年时期父亲的冷淡,形成了"我不值得被爱"的信念,导致她在感情中对伴侣的行为非常敏感,很容易生出"我不值得被爱"的感觉,从而主动提出分手。
如何摆脱"不被爱"的魔咒
- 接纳自己的缺点
- 停止自责,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
- 操作方法: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交叉环抱自己,轻轻拍拍自己的肩膀,告诉自己:我接纳我的优点,也接纳我的缺点,是优点和缺点一起构成了现在独一无二的我,过去我已经做得很棒,剩下的我可以慢慢来。
- 肯定赞美自己
- 积极的话语带来积极的思想,带来积极的生活。
- 练习方法:
- 对着镜子夸赞自己"我笑起来真好看"。
- 每天早晚5次,大声地、自信地对着镜子说出来。
- 准备一个笔记本,在每一行上反复写下你的肯定语,直到写满这一页。
- 把你的肯定语写在便条上,放在你肯定会看到的地方,比如镜子、冰箱、汽车仪表板等。
- 用强烈而清晰的声音记录自己一遍又一遍说着的肯定的话语,在静坐冥想或开车时回放录音。
- 在说肯定语时也要自信地、充满爱意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的眼睛。
- 重视自己的需求
- 每天早上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爱你,我为你做点什么你会更幸福呢?"
- 认真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照听到的声音去开启新的一天。
- 问问自己,我能为"爱自己"做些什么?
- 寻找一些和内心联结的活动,例如冥想、写作疗愈、音乐疗愈。
- 不断重复地告诉自己:"你是值得被爱的,我已经长大了,我完全可以自己爱自己,我有权利满足需求,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我就可以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思考与练习
- 安静下来,问问自己的内心,你会有"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的困境吗?
- 思考一下,你想要的"爱自己"是什么?
本文节选自《幸福婚姻七堂课:婚姻咨询师教你如何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