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潮汕工夫茶:是工夫,不是功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潮汕工夫茶:是工夫,不是功夫!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4aa7df03bb36

潮汕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冲泡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从备器到谢宾,21道严谨的冲泡程序,不仅展现了潮汕人对茶道的极致追求,更体现了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潮汕工夫茶的历史渊源、冲泡技艺及其在潮汕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家家户户都有的功夫茶

最近在网上,看到在卖便捷潮汕工夫茶具,一个壶加一个大杯,做了个广告:便携式。当然,存在即是合理,在这儿不是批判卖家。对于潮汕人来说,一杯潮汕工夫茶,可二十一式全套来功夫的流程,茶香绕茗,好不惬意;也可在特别繁忙时来杯便携式的“工夫”茶以解劳累之苦,舒展蹙眉。

读大学那时,学校刚来了个东北老师,她对潮汕的嵌瓷和工夫茶感兴趣。她说:“一个茶盘,三只小茶杯,就一小杯茶,喝一口解渴吗?”

哈,当爱上工夫茶,你会觉得不是解渴,是过瘾。潮汕俗语里有“茶三酒四踢桃(游玩)二”,其中讲的就是喝茶要有三人,这可算是功夫之一。

“工夫茶”到底有什么功夫? 潮州工夫茶冲泡技术规程共有21道程序,以下来一一讲解。

  1. 备器:备具添置器
    茶杯呈“品”字摆放,依次摆好孟臣壶、泥炉等烹茶器具。

  1. 生火:榄炭烹清泉
    泥炉生火,砂铫加水,添炭扇风。

  1. 净手:茶师洁玉指

  2. 侯火:扇风催炭白
    炭火烧至表面呈现灰白,即表示炭火已燃烧充分,没有杂味,可供炙茶。

  3. 倾茶:佳茗倾素纸
    倒茶叶于素纸上。

  4. 炙茶:凤凰重修炼
    炙茶,提香净味。

  1. 温壶:孟臣淋身暖
    注水入壶,淋盖温壶。

  1. 洗杯:热盏巧滚杯
    热盏滚杯,并将杯中余水点尽。

  1. 纳茶:朱壶纳乌龙
    纳茶需适量,用茶量以茶壶大小为准,约占茶壶八成左右。

  1. 高注:提铫速高注
    提拉砂铫,快速往壶口冲入沸水。

  1. 润茶:甘泉润茶至
    高注沸水入壶,使水满溢出。

  1. 刮沫:移盖拂面沫
    壶盖刮沫、淋盖去沫。

  1. 冲注:高位注龙泉
    将沸水沿壶口内缘定位高冲,注入沸水,切忌“冲破茶胆”。

  1. 滚杯:烫盏杯轮转
    用沸水烫洗茶杯。

  1. 洒茶:关公巡城池
    依次循回往各杯低斟茶汤。

  1. 点茶:韩信点兵准
    壶中茶水少许时,则往各杯点尽茶汤。

  2. 请茶:恭敬请香茗
    恭敬地请嘉宾品茶。

  3. 闻香:先闻寻其香
    未饮前,先闻茶汤的香气。

  4. 啜味:再啜觅其味
    分三口啜饮,一口为喝,二口为饮,三口为品。

  5. 审韵:三嗅审其韵
    一杯茶,无论大小杯,啜完三口后,再把茶杯余下的少许茶汤倒入茶盘,冷闻杯底,赏杯中韵香。

  6. 谢宾:复恭谢嘉宾
    微笑地向嘉宾鞠躬以表谢意。

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而潮州工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历史。品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潮藉大文学家秦牧称 “潮州工夫茶,堪称中国茶道代表”。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张华云先生曾作《潮州工夫茶歌》一首云:

闽粤地相接,姻亚不断绝。五娘适陈三,荔枝为作伐。闽茶显粤东,溪茗铁观音,嫩芽化齑粉,条索窈窕褐。一斤四十泡,三杯无余缺。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 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
水、火、器、烹、饮,茶气极精辟。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罐推孟臣小, 杯取若深洁。西湖处女泉,桑浦龙泉液。四指动飞轮,涤器净且热。柔条围细末, 首冲去浮沫。关羽巡城流,韩信点兵滴。罐干茶云熟,饮尽不见屑。
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二三冲为肉,芬芳留齿颊。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脑海骋奇思,胃肠清宿食。匪独疗干渴,夏兴冬不息。不可一日无,百邪俱辟易。潮人多远游,四海留踪迹。偶逢故乡人,同作他乡客。共品三两杯,互通乡消息。乡思起芒鲈,乡情如胶漆。
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昔人开其端,历代有增益。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泽。”

潮州工夫茶除了是富有的商号、仕宦人家、文人学士或大户人家以“工夫茶”接待客人和自我消遣之外,还有三种情况也是“尚工夫茶”的:
一是教书先生等读书人,以茶遣兴,故俗语有“坐书斋,哈(喝)烧(热)茶”之说法;
二是手工艺人,以茶解乏,极为普遍;
三是乡镇中之闲人,聚众喝茶消闲。因此,以前潮汕地区各乡里都有所谓的“闲间”和“弦间(演奏潮乐的房屋)”,均是饮茶的地方。

潮人“嗜茶成性”,潮人爱饮工夫茶,可以说是达到“嗜茶成性”的程度:
一、潮州人把茶叶叫“茶米”,一种解释就是:潮州人嗜茶若命,茶与米不可分.茶这犹米,故曰"茶米"。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勉强,可是却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也颇为有趣。
二、古人说的天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却把古人列为末位的茶,破格地晋升为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饮工夫茶。他们不怕俗话说的“早晨空腹茶,劫贼入人家”,而持之以恒,处之泰然。
三、在广东潮州府地区,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四、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

潮州工夫茶做为中国茶艺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乃大俗大雅的体现,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沉积。“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工夫茶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遍及海内外,默默地起着沟通情谊的纽带作用,浓浓的茶香滋润和安抚着人们的心灵。

潮汕工夫茶推崇“和、敬、精、乐”的精神,它必将超越局限,与更多的人们共享。品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