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分期与代表诗人:从初唐到晚唐的诗歌演变
唐代诗歌分期与代表诗人:从初唐到晚唐的诗歌演变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其创作之繁荣、诗人之众多、作品之精良,堪称空前绝后。唐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代表诗人。
初唐(公元618-713年)
初唐时期,诗歌创作开始摆脱六朝绮靡之风,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等。其中,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以其豪迈悲壮的风格,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开辟了道路。
盛唐(公元713-763年)
盛唐时期是唐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诗人。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张九龄、李颀、常建、王昌龄、王之涣、崔颢、王维、李白、杜甫、孟浩然、高适、岑参等。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清新自然,都是盛唐诗歌的典型风格。
中唐(公元763-847年)
中唐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韦应物、刘长卿、钱起、韩翃、卢纶、李益、韩愈、柳宗元、孟郊、贾岛、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张籍、王建等。其中,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对诗歌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晚唐(公元847-907年)
晚唐时期,虽然国势衰微,但诗歌创作依然繁荣。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许浑、韩偓、韦庄等。杜牧的诗风豪放俊爽,李商隐的诗则以深情绵邈著称。
《唐诗三百首》的编纂特点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乾隆年间无锡孙洙(蘅塘退士)所编,虽然只有三百十首(有的版本增补几首),只占《全唐诗》一百六十分之一,但是,唐代名家的作品都已选入。有李白的豪放,也有杜甫的严谨;有高(适)岑(参)的悲壮,也有王(维)孟(浩然)的清丽;有韩(愈)孟(郊)的奇崛,也有元(稹)白(居易)的自然;有韦(应物)柳(宗元)的平淡,也有温(庭筠)李(商隐)的秾艳。足以代表全部唐诗。
唐诗选本的历史
唐诗篇帙浩繁,我们不能完全诵读,所以必须有选本。在唐代就有元结的《箧中集》、殷璠的《河岳英灵集》、芮挺章的《国秀集》、令狐楚的《元和御览诗》、高仲武的《中兴闲气集》、姚合的《极元集》、韦庄的《又元集》等。到了宋代,又有王安石的《唐百家诗选》、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赵师秀的《众妙集》、周放的《三体唐诗》等。金代有元好问的《唐诗鼓吹》等。元代有杨士宏的《唐音》等。明代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李攀龙的《唐诗选》、钟惺的《唐诗归》等。清代有金喟的《唐才子诗选》、王士祯的《唐贤三昧集》、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等。
这些选本各有特色,为我们了解和欣赏唐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