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区分感受与想法,提升沟通效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区分感受与想法,提升沟通效果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cb29adf15467

在日常沟通中,我们经常使用"觉得"、"感到"、"感觉"这类词汇,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并没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本文将通过对比和举例的方式,帮助读者区分感受与想法,提升沟通效果。

感受与想法的混淆

我们使用语言的习惯时常会引发这样一个混淆,在使用“觉得/感到/感觉”这类词时,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在表达感受。例如,在“我觉得没有得到公平对待”这句话中,将“我觉得”换成“我认为”也许更恰当。在以下例子中,说话者在使用“觉得”时都并未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1. 在“我感到/觉得”后加上一句话或类似“就像”“好似”这样的词:
  • “我觉得你应该更懂事。”
  • “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失败者。”
  • “我觉得好像在和一堵墙生活。”
  1. 在“我感到/觉得”后带上“我、你、他、她、他们、它”这些人称。
  • “我觉得自己一直在被使唤。”
  • “我觉得这样做是没有用的。”
  1. 在“我感到/觉得”后加上指代他人的名称或者名词。
  • “我觉得艾米挺负责的。”
  • “我觉得我的上司很爱控制人。”

相反,实际在表达感受时,我们甚至可以完全不使用“感到/觉得”这个词。我们可以说“我觉得很恼火”,也可以简单地说“我很恼火”。

区分感受与想法

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需要区分:我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是在表达对自己的想法。

  1. 想法
  • “我觉得作为一名吉他手,我弹得不够好。”

在这个句子中,我们在评价自己作为吉他手的弹奏水平,而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

  1. 感受
  • “想到我的吉他弹奏水平,我感到失望。”
  • “想到我的吉他弹奏水平,我感到着急。”
  • “想到我的吉他弹奏水平,我感到沮丧。”

当认为自己“弹得不够好”时,背后的感受可能是失望、着急、沮丧或是别的情绪。

被误认为是感受的想法

还有些表达被误认为是感受,实际上却是我们对他人的想法,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我觉得我的同事看不起我。”

“看不起”是在描述想法,即认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背后的感受也许是难过、挫败。

  1. “我感到被误解。”

“被误解”是在描述想法,即认为他人不了解自己,背后的感受也许是焦虑、不快等。

  1. “我感到受到了冷落。”

这句话同样是在对他人行为做出诠释。当我们正想一个人呆着时,“受到冷落”也许会让我们感到如释重负;但有时,如果我们很希望融入他人,则会感到伤心。

表达想法而非感受的类似词语还有:

  • 被抛弃、不受信任、被羞辱
  • 受到虐待、被打断、被拒绝
  • 受到攻击、受到恐吓、不受重视
  • 受到背叛、被玩弄、受到要挟
  • 被陷害、被操纵、不受赏识
  • 受到霸凌、受到误解、不被理睬
  • 受到欺骗、受到忽视、不被看见
  • 受到胁迫、被挤压、不被支持
  • 被差遣、被看不起、不被需要
  • 被逼迫、被施压、被利用
  • 被贬低、受到挑衅

本文原文来自简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