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窑款识真假验证
北宋官窑款识真假验证
北宋官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宝,其瓷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卓越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然而,随着收藏市场的繁荣,假冒伪劣产品也随之增多,如何准确鉴定北宋官窑瓷器的真伪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详细解析如何科学验证带有"大宋官窑"款识的瓷器真伪,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专业的鉴定指南。
北宋官窑,有“大宋官窑”款识的,自带着身份证而来,明白地写着,我就是北宋官窑,经过验证,如果这个身份证(款识)是真的,器物就是真正的北宋官窑,反之就是假的。
那么,如何来科学的验证呢,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凭眼学经验验证,正确的经验验证,业界几十年的实践表明,是科学的,可行的。
另一个是科技检测,目前业界比较认可的科检,主要有热释光和胎釉成分检测,但北宋官窑是出土的,是过不了热释光检测的,器物在地下数百年,热是零或是负数,本身没“热”,何来“热释”,所以凡是出土器,热释光检测的结果都是50年之内的(地下器物附近有辐射源的除外)。就北宋官窑而言,胎釉成分检测也行不通,因为数据库里压根就没有北宋官窑的相关数据。
至于其它的科技检测,如量子检测等,因检测的准确率问题、社会的认可度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提升,北宋官窑真伪问题靠科检来解决,看来还需要时间,因此,北宋官窑身份证(款识)的验证,目前只能靠眼学来验证。
然经验验证,因认知的差异千差万别,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文运用的经验一律采用业界已高度认可的出土器物的辨别经验,来验证款识的真假,款识仅“大宋官窑”四字,涩胎素烧,胎泥与底足胎质一致,老化也一致,信息量少,无法单从款识上得出验证结果,所以真正的验证,还得从带款识的器物身上入手,运用公认的经验,实事求是地将器物的特征准确陈述,力图通过器物特征细节的说明,配合图片的展示,达到文字陈述与器物特征相吻合,提高经验验证的可信度,给北宋官窑款识真假得出一个科学的验证结果。
经圈内行家反复推敲,选出六点具有高度共识的验证方法,选出七件带有北宋官窑款识的器物,对应相关的验证方法进行图文分析说明,下面逐条介绍。
一、具有典型的老瓷器的特征,釉面熟旧感强,老光特质明显。
瓷器从诞生那天起就开始老化,只是这种物理分子的运动相当的缓慢,从崭新刺眼的釉面到熟旧养眼的釉面,需要漫长的时间,北宋官窑从诞生到现在,数百年的时光,使其胎釉都已老化,柔和的光从已老化的釉质中折射出来,老化的釉质和柔和温润的光,使釉面看上去有一种浓厚古朴的气息,让人感觉到釉面沉稳熟旧,大家习惯上把这样的釉面称之为熟旧感,从这样的釉面折射出来的光泽,就是老光,像千年老玉散发出来的光泽,光感厚重幽楚,这就是老瓷器的老光特质,熟旧感与老光特质是相辅相成的(如下图)。现在搞赝品做旧已经很厉害了,但不管再厉害的做假者,在熟旧感与老光感面前,也只能望光兴叹,知难而退。
北宋官窑旋纹贯耳瓶(民间藏家珍藏)
旋纹贯耳瓶底足图,“大宋官窑”篆书款。
“大宋官窑”款识,款识胎与底足胎老化一致。
旋纹贯耳瓶局部图,釉面熟旧感强。
旋纹贯耳瓶局部图,釉面的老熟感和老光特征明显。
下面五张图,是南宋官窑遗址出土的瓷片,釉面熟旧感很强,老光特质也很明显,如果你去过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你会发现,展柜里面的瓷片,熟旧感与老光都是扑面而来的。说明胎釉大致相同的器物,在时间也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釉的质变与老化、熟的感觉也基本一致。
二、具有典型的出土器物的特征,出土相明显。
所谓的出土相,就是器物里里外外满身都是从土里出来的相貌,泥土与器物已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釉里、片缝里、胎足里、缩釉处、棕眼里等等,泥土的颜色与器物如影随形,泥土的影子无处不在,冲洗不掉,用水泡上一两年,拿出来还是那个老样子,土与瓷已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因为它们已在土里相伴了数百年,神仙也没办法让它们分离,这就是出土相(如下图)。造假者有没有办法做出这样的出土相呢,办法当然是有的,那就是把假器物埋在土里几百年后再拿出来。
北宋官窑花觚(民间藏家珍藏)
花觚口沿内侧图
花觚口沿内侧局部图,放大可见釉面灰白色土蚀点。
花觚局部图
花觚底足图,“大宋官窑”篆书款。
“大宋官窑”款识,款识胎与底足胎老化同步。
花觚胫部局部图,底足局部有粉化迹象。
花觚胫部局部图,缩釉点露胎边沿釉已灰白,已质变。
三、具有典型的自然土蚀特征,出土细节明显。
前一点讲了出土器物的出土相,具出土相的,必然有自然的土蚀特征,体现在很多明显的、不很明显的、微观的土蚀特征上,共同组成一件器物明显的自然土蚀痕迹,这就是出土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出土细节的鉴别上是行得通的,本文展示的图片,每一张都是出土细节很明显的,行家瞄一眼就知道。有些细节,眼力达不到,需借助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看到釉里的土蚀细节,釉里釉表的每一个出土的细节特征都很自然,毫无疑问,这样的器物绝对是老的(如下图)。
北宋官窑八棱梅瓶(民间藏家珍藏)
八棱梅瓶底足图,“大宋官窑”篆书款。
“大宋官窑”款识,款识胎与底足胎老化一致。
,
八棱梅瓶底足局部图
八棱梅瓶底足局部图
八棱梅瓶底足局部图,足端有局部胎土有风化迹象
八棱梅瓶底足外侧釉面土蚀图,土蚀斑驳,孔洞密麻。
北宋官窑螺旋纹葫芦瓶(民间藏家珍藏)
螺旋纹葫芦瓶底足图,“大宋官窑”篆书款。
螺旋纹葫芦瓶局部图
四、具有典型的出土器物胎釉结合部腐蚀特征。
出土器物有很多特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胎釉结合部釉的土蚀特征,这里是瓷器腐蚀的重灾区,很多出土的高古瓷器都有这样的特点,这是研究出土瓷器的行家非常关注的一点,亦是鉴别真伪非常重要的一点。为什么胎釉结合部会成为土蚀的重灾区呢,这是由于古代瓷器上釉的工艺决定的,为了防止窑内高温釉水流到底足下与窑具黏贴,上釉要把控得很好,釉水一般都不会流到足端,恰到好处的时候开始降温,形成很多瓷器胎釉结合部的地方釉水较薄,容易被土浸蚀,所以,胎釉结合部腐蚀最严重的往往是釉水稀薄的,这一部分最先钙化粉化,形成一圈腐蚀最严重的,然后腐蚀由重到轻依次过度,这就是出土瓷器胎釉结合部腐蚀现象的典型特征。因为这一现象被重点关注,也成为造假者重点攻克的,但在强酸的洗礼下,酸所到之处,釉就体无完肤,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土蚀,有本质的区别(如下图)。
北宋官窑玉壶春瓶(民间藏家珍藏)
玉壶春瓶口沿内侧图
玉壶春瓶底足图,“大宋官窑”篆书款
“大宋官窑”款识,款识胎与底足胎老化同步。
玉壶春瓶底足局部图,胎釉结合部典型的土蚀特征,有土蚀孔洞。
玉壶春瓶底足局部图,胎釉结合部典型的土蚀特征,有土蚀孔洞。
玉壶春瓶底足局部图,胎釉结合部典型土蚀特征,孔洞密密麻麻。
五代越窑盖盒局部图,土蚀孔洞密密麻麻,本文器物土蚀孔洞与之相同。
五代越窑盖盒底足局部图,腐蚀明显,土蚀孔洞大小不一,密密麻麻,与本文所示土蚀孔洞特征相同。
五代越窑盖盒(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下面四张图是南宋官窑遗址出土的器物,胎釉结合部腐蚀特征也很典型。
五、具有典型的北宋官窑釉质玉质感特征。
釉质玉的质感,这一特征北宋官窑是最强的,除了北宋官窑,中国瓷器从诞生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窑口、任何大师能把瓷釉烧制出和玉一样的质感,烧到如玉、像玉已经是最顶级的了,比如南宋官窑和当代的一些大师,作品确实像玉,但只能是像而已,达不到北宋官窑和玉一样的质感,这也是北宋官窑最了不起的地方,最伟大的成就。有人拿仿得很好的宋官窑和下面这件八棱贯耳瓶比较,真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仿得再好它还是瓷,拿瓷和玉比较,没法比,不在一个档次上。“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磁盏玉为泥。”,还是南宋人马祖常说得好。玉质感特征,是鉴别北宋官窑最重要的特征,因为北宋之后无法超越(如下图)。
北宋官窑八棱贯耳瓶【正面】(民间藏家珍藏)
北宋官窑八棱贯耳瓶【侧面】
贯耳瓶底足图,“大宋官窑”篆书款。
“大宋官窑”款识
贯耳瓶口沿局部图,釉质、釉面玉的质感很强。
贯耳瓶口沿局部图,这那还是瓷,是玉,是上好的青白玉。
贯耳瓶腹部局部釉面图,这是瓷还是玉,大家说了算。
六、釉面严重腐蚀处残余的极微小釉面符合显微镜下的光感特征。
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平常鉴定瓷器真伪的第一步,如有酸碱处理过的痕迹,釉面呆板有酸咬坑,就没有必要再看了,如没有做旧处理的痕迹,就值得进一步的观察。有微观观察经验的人都知道,目前任何做旧的瓷器都过不了这一关,因为任何酸碱类化学做旧,都会在釉面留下痕迹并破坏釉面,在显微镜下观察,任何的做旧痕迹都会被发现。
本文用来验证款识真假的这七件器物,不管是直视还是斜视观察,未被土蚀的釉面光洁如镜,胎釉结合部严重腐蚀的釉面,一个绿豆大小的面上,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百分之九十几的釉面已经被土腐蚀,残余的微小的釉面仍折射出莹润的的光泽,光感极好,甚至比腐蚀不严重的釉面光感还好,不可仿制的因素,证明了这些器物的出土特征是自然的土蚀特征,显微镜下的光感特征,对胎釉结合部等腐蚀严重的地方,观察的意义特别重大,如是做假的,釉面光感暗涩,更不会有比好的釉面更好的光感。
北宋官窑六棱瓶(民间藏家珍藏)
六棱瓶局部图
六棱瓶局部图
六棱瓶底足图,“大宋官窑”篆书款。
“大宋官窑”款识
六棱瓶底足内侧局部图,胎釉结合部土蚀自然。
六棱瓶底足内侧局部图
六棱瓶底足外侧局部图
六棱瓶底足外侧局部图,自然腐蚀痕迹明显。
以上七件器物,每一件的出土特征都非常明显,更为难得的是,这七件器物同时都具有以上六点典型的出土特征,给这七件器物及其款识的鉴别,有着非常可靠的科学鉴定依据,可以这样说,别说同时具有六点特征,就是具有其中的一点特征,都完全可以给出真品的结论,而同时集六点特征于一身的,更是毫无疑问的。
验证结论:
北宋官窑的款识(身份证),和这七件北宋官窑与生俱来,经过严格验证,器物釉面的老熟感及老光特征、典型的出土特征、土蚀特征、胎釉结合部腐蚀特征,玉质感特征以及严重腐蚀处残余釉面的光感特征等,完全符合出土器物的特征,结合北宋官窑的其他判断依据,这七件器物是北宋官窑真品,“大宋官窑”的款识也是真款识,“大宋官窑”身份证,是宋徽宗御窑颁发的。